明朝崇祯_第三章 发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发钱 (第1/1页)

    过了一会儿,崇祯看着北京城,问王承恩道:“昨天我给你说的,你凑了多少钱?”王承恩躬身说道:“启禀皇爷,奴才昨个儿回家总共凑了现银二十万,京城的房子商铺以及其他产业还没有变卖,大概有着五十万两白银”。“嗯”,崇祯皇帝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而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可是吓得不轻,整个人都哆嗦了,扑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瑟瑟发抖的说道:“陛下饶命啊,臣…”骆养性还想说什么。

    崇祯皇帝就说道:“骆爱卿有多少家产,朕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朝堂之上又不止你一个贪污受贿的大臣”。骆养性听到贪污受贿这四个字,腿肚子都在打颤。崇祯皇帝静静的看着骆养性,自己记得骆养性这人能力还是有的,只是有点唯利是图,偷jianian耍滑。大约有半柱香的时间,崇祯皇帝又说道:“骆爱卿起来吧,朕并不会谋夺你的家产,只要你好好为朕效力,朕不会少了你骆家的赏赐”,说完之后崇祯就看着骆养性,骆养性慌忙跪地道:“臣必为万岁效死力,万死不辞,肝脑涂地”。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然后崇祯就急匆匆往皇宫赶去。此次叫骆养性随自己过来,就是准备给骆养性提个醒,给个下马威。

    在回去的路上,崇祯皇帝一言不发,想着心事,还有十多天李自成就要包围京师,不到两天就会攻破京师,半天就会攻破紫禁城。自己要怎么才能最快的搞到钱,然后逃离北京城呢?王承恩的二十多万两白银,加上商铺和其他产业的五十万两白银,怕是还不够出北平地界就会花光。

    突然崇祯就想到了周皇后的老爹周奎,后世听说这个国丈被李自成抄家抄了三百多万两白银,各种名贵字画更是拉了几大车。

    回到皇宫宫殿,崇祯皇帝吩咐骆养性道:“去锦衣卫镇抚司带一个千户所去东华门”,说完就摆摆手让骆养性退下了”。

    然后崇祯又叫来了一个小太监去传旨,让司礼太监方正化去御马监带一个千户所也去东华门,小太监急匆匆的去了。

    崇祯想了想叫来王承恩说道:“去取七万两现银,拿出五万两现银,找些信得过的人秘密把太子、二皇子、三皇子和朕的公主们都送往南京,对外就说太子、二皇子和三皇子闭门读书,要快,今晚就启程,送往南京之后秘密待在南京城,不准他们抛头露面,好好保护。其他两万两白银拉到东华门,给两个千户所一人发二两银子,剩下的银子一半给骆养性一半给方正化,干完活,一人再发二两银子。一人四两银子,可是这些校尉一个月半的饷银。

    说完崇祯就去了周皇后的寝宫,崇祯皇帝在周皇后的寝宫待到快正午才出来,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崇祯走后,坤宁宫的宫女太监就开始在收拾各种东西了,渐渐的就蔓延到了整个后宫。

    在这凶险的乱世,崇祯给自己定了一个十分清晰的判断,自己对明末的历史不是很了解,朝堂之上的贪官污吏也不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反正坏人比好人多,只有尽快搞钱,才能在这个乱世跑出京城,保住自己的狗命。不给,呵呵,问问朕手里的刀,快否!

    等朕逃出北京城,让你们东林党自己在北京城,看你们怎么玩。

    崇祯皇帝出了周皇后寝宫,然后直奔东华门。东华门外两个千户已经在等着了。东华门外的番子见了崇祯皇帝,各个都打起了精神,山呼万岁。骆养性由于上午被皇帝来了个下马威,还专门挑了一千高大威武,看起来一个个长相颇为不凡的锦衣卫。而御马监这边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各个骨瘦如柴,偶尔能看到几个还不错的。崇祯看了看锦衣卫的花架子,又看了看御马监的骨瘦如柴的半吊子,心想这样的大明不完犊子才怪呢。

    崇祯为了节省时间,打算骑马过去,自己骑上这马居然得心应手,刚翻身上马,就看见以内阁首辅魏藻德为首,一群老臣不要命的往东华门这边来,嘴里还不停的喊道:“陛下,陛下”。

    崇祯看了魏藻德一众大臣一眼,说道:“出发”,一群人便打马扬鞭朝国公府周奎家去了,一众大臣气喘吁吁的愣在了原地。

    不一会儿,崇祯皇帝一行人就来到了国公府周奎家,崇祯一个眼神,锦衣卫和御马监就把国公府围的水泄不通,崇祯皇帝走进周奎家的院子,身后跟着王承恩方、正化和、骆养性。一进院子,就看到周奎一家大大小小几十号人跪下院子里高呼万岁,崇祯一眼就看到了为首国丈周奎。

    崇祯说道,国丈起来吧,说完就直径的走到了客厅正堂,小厮端来茶水。

    崇祯皇帝打量着周国丈,心想,另外一个时空,北京陷落,周奎及全家被李自成捉拿,在妻子儿子被迫自缢、长子被打死、自己和次子、还有侄子被严刑拷打几乎快丧命的时候,不得不交出三百多万两白银和全部的家产。面对这样一个吝啬鬼,怎样才能让他把钱吐出来呢,要不说两句,直接抄家吧。

    一旁的周国丈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崇祯皇帝,心里正在揣摩这崇祯皇帝不在宫里待着,来我周家干嘛?崇祯开口道,“上次百官捐资助响,周国丈可是捐出了五千两全部家当,真是朕的好国丈啊?”说完崇祯就静静的看着周国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