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_第六章,发军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发军饷 (第1/1页)

    崇祯回到后殿,就看到满头大汗的方正化和骆养性二人,二人行了礼,都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开口。还是崇祯皇帝看了看方正化缓缓的开口道:“抄了多少家产?”。方正化回道,“启禀皇爷,共抄没家产金银共计三百余万两,商铺四十余间,房屋六十余间,城外田庄六千余亩,各类名贵字画,珍珠器皿共计十二车,已全部送到皇宫内库”。“嗯”,崇祯皇帝听了淡淡的点了点头,并没有出太大的意外,和预想的一样。

    而一旁的骆养性心里一松,心里想陛下难道知道周国丈的家产有多少,还好自己和方正化没有从中牟利,不然的话现在就人头落地了。

    不知道陛下怎么回事,自昨日陛下昏迷醒来,行为就变得反常,李自成攻破宣府,率几十万大军,兵分几路往京城而来,眼看就合围京师,不是应该和大臣商议商议如何应对么”。

    崇祯皇帝沉思了良久说到,“骆养性,锦衣卫京城在职的有多少人,我说的是实际意义上有多少人?,后半段话崇祯加重了语气说的。

    骆养性支支吾吾的说到,“启禀陛下,锦衣卫在册十五万人,由于年初鼠疫横行,加之朝廷把钱都用作辽响,锦衣卫已经半年没发响银了,部分锦衣卫逃散,实际在京能用之人大概有八千余人。”崇祯皇帝并没有责怪骆养性,只是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方正化,说道:“你们御马监有多少人可以用?”御马监以前是给皇帝管马的,经过多次改革,后来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方正化说到:“回皇爷,御马监老弱加在一起,大概有六千余人”。崇祯说道:“好,现在所有人都给我动起来,由御马监带头,锦衣卫从旁协助。传朕懿旨,给襄城伯李国帧驻守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各营补发所欠军饷二十万两,务必发到每一个军士手中,由御马监排人监督,锦衣卫派人协助,有贪污受贿者格杀勿论,命襄城伯李国帧率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今夜子时换防,驻守北京城各个城门”。

    等方正化和骆养性走后,崇祯又对王承恩说道,“王大伴,你从皇宫太监中挑几百个机灵能干一点的太监,让几个信得过的手下带着,都去城门口给我守着,只要是出城的王公权贵、豪商巨贾,地主豪绅还有地痞无赖,都给我收“出城税”,谁敢不交,就让锦衣卫给我抓起来,扔到大狱里去,抄没其所有财产,小摊小贩和老百姓就算了,让他们出城不要为难。王承恩说到“出城税收多少合适?。”“就十税三吧,”说完摆摆手说到,吩咐下去吧。

    由于下午朝仪,崇祯皇帝说要南迁,让内阁主导协商,百官从旁协助,而现在的内阁都快乱了套,有人说不要南迁,有人说要马上收拾以备南迁,还有人持中立态度,整个内阁一片乱糟糟的。

    相对于内阁的乱糟糟,京城就更加的混乱不堪了,昨日大同宣府等地失陷的消息传到京城,各种谣言,满天飞,城中鸡鸣狗盗之辈更是猖獗,五城兵马司南北指挥使又办事不力。当然崇祯对这些事当然是一无所知的。

    而另一边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本来没什么人,就剩下一些老弱,而当锦衣卫和御马监的太监押着军饷来到大营,说是奉皇帝的命令来补发拖欠的军饷,务必发道每一名军士手中。一时间消息传遍了军营,还有各自在外谋生的兵官听说要发军饷,也往军营赶来。不一会儿,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各自的校场已经站满了人,有些士卒穿着破烂的皮夹,有些士卒穿着万历时期打造的铁甲,锈迹斑斑,只有几个领头的军士看起来还像一个士兵。一群人闹哄哄的议论着,“都大半年没有发军饷了,皇帝老儿今天这么突然想着发军饷了,一名消息灵通的小兵说道,听说李自成的流寇都快打到北京城了,前日武宁沦陷,昨日大同宣府不战而降,京城都传开了,皇帝老儿不发军饷,谁给他卖命守城……

    说着说着点将台上一名小太监说道:“传陛下懿旨,补发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各营所欠粮饷,务必发到每一位军士手中,军将不得贪污,一经发现,由锦衣卫格杀勿论,命襄城伯李国帧今夜子时率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换防京师,驻守各个城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