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搞了不少钱 (第1/1页)
而一旁城墙的箭楼之上,崇祯穿着一件圆领宽大的红色便服正站在上面,而明朝军士穿的也大多数都是红色,崇祯站在城楼上并不显得突兀,崇祯的身后还站着王承恩,方正化,骆养性还有襄城伯李国帧等人。 崇祯从今早天刚亮的时候就来到了城楼之上,本来打算上朝议一议南迁之事,又想到朝堂上之上,各位大臣每日上朝都争吵不休,屁事都议不出来。然后就想来城门口看看,自己还想从城门口搞点银子逃命呢,自己不在,这群手下还不知道要把自己的命令当做耳边风。 就在崇祯刚刚到来之时,崇祯就看到了一户豪绅的管事正在给守门的人塞银子。守门的人接了银子看也不看,就让这管事带着货物出了城,当时就给崇祯皇帝就气的不行,崇祯叫来了李国帧就是一顿臭骂,然后又骂了方正化和骆养性,并亲自下令把来闹事的一户豪绅家丁给屠了,人头挂在了城门之上,还让锦衣卫去把闹事的豪绅家给抄了。 今天一上午在京城的其他城门也发生了一些流血事件,但很快就被五城兵马司给镇压了,并且派了锦衣卫去抄家,上午的锦衣卫可是忙得不可开交。 崇祯皇帝站在城楼之上看了一会儿,然后回到了阁楼之中,阁楼之中的桌案之上,放着吏部,刑部,户部,都察院一些官员给京营总督李国帧的折子,询问出城税是怎么回事?其中还有前内阁成员陈演的折子,其中写着大概的意思是,京城之中豪商王家,乃是自己的门生故旧,李自成即将围困京师,皇帝即将南巡,希望襄城伯李国帧通融一二,让王家尽快出城,逃离北京城,对王家出城的财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太过为难。崇祯皇帝看着这上面的一份份折子,表情并没有太大的波动,而一旁的众臣确是有点心绪不宁。 崇祯皇帝正在看着这些折子的时候,一名锦衣卫急匆匆的跑来说道,“锦衣卫同知李若琏参见陛下,臣负责查抄城南富商陈家,已抄家完毕,这是臣的折子”。说完递上了奏折,而一旁的王承恩接过奏折递给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拿着折子翻看了起来,上面写到查抄陈家人口一百二十四人,家丁六十八人,妻妾六人,管家仆役奴婢三十八人,陈家家主及族亲十二人,家中抄没现银六十万两,各类名贵字画,珍珠器皿共计十车,店铺,当铺,以及地契房契等等。 崇祯看了看李若琏,想到这人好像是个名人,这人为官正直,刚正不阿,能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自己后世,这哥们还被拍成了一部电影来着,好像叫什么绣春刀。 然后对李若琏说道,“李若琏,你从抄没的家产中,拿出五万两给抄家的锦衣卫分了吧,其他的给我送到内库,以后你就负责抄家事宜,命你掌管刑狱,赋予你巡察缉捕之权,京城之中有勾结流贼,祸乱京城百姓,查证之后承报上来,都给我抄家”。李若琏回到,“是,陛下”。 随着李若琏退到一边,崇祯叫来了王承恩,说道,“王伴伴,马上吩咐下去,给我查看京城各个城门,收了多少出城税,查明以后速速报来”。然后王承恩出了阁楼,吩咐手下去了。崇祯看着桌案上厚厚的一摞折子吩咐一旁的李国帧说道:“放出风去,就说,你襄城伯打算把这些折子呈递给皇上,如果不想让这些折子摆在皇帝的案头,就拿钱来赎回,就收一万两白银一本折子,不缴钱的,都给我记下来,过几日再找他们算账。若再有出城门的,都给我好好收税。谁敢不交,硬闯的都给我抄家,锦衣卫绝不手软……”。 崇祯皇帝还在絮絮叨叨的说着,过了大概一柱香的时间,王承恩回来给崇祯禀报道:“启禀皇爷,永定门门目前收了二十八万两白银,广宁门左安门,右安门各收了十三万两白银,其它各门,收了大约十万两白银的出城税,总共各个城门加起来有一百二十多万两白银”,崇祯皇帝心想看来这些达官贵人还是有钱的嘛。 崇祯皇帝又对着李国帧交代了一些事,让锦衣卫骆养和方正化两人,好好派人在此监督五城兵马司众人收取“出城税”。 交代完了,崇祯皇帝就打算回宫去了,走到半路,又想到,张世泽和吴襄正在招募兵丁,自己是不是应该去看一看,想到这儿。崇祯皇帝就吩咐王承恩,往张世泽和吴襄招募兵壮的校场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