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应天第一深情  (第1/1页)
    但是奖励却再次让人心动。    “任务:劝朱元璋不要废除科举。”    “任务内容:科举制度作为一向是行之有效,比较公平的选拔官员的方式,    如果贸然取缔,会导致许多有志于仕途者失去机遇,你也不希望朝廷全是朱元璋的应声虫吧?    “奖励:得到第一深情的撩妹能力,把爱留在应天吧”    韩林眼前一亮,他决定豁出去了。    朱元璋的脾气是火爆。    但凡有人敢忤逆他,那就别怪他翻脸无情,下狠手惩罚了。    不过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撩妹什么的不在乎。    主要是觉得要为饱学之士争口气,为天下苍生出口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绝对不是为了低级乐趣。    说干就干。    连休沐的宝贵时间都不顾了。    韩林连忙赶往皇宫。    皇宫门前不远竟然有卖瓜的。    就很离谱。    非常怪异。    不过确实让人心情不错。    看来这时候的朱元璋还真的是爱护百姓,自己去劝他还是有可能成功。    毕竟要是其他朝代,在皇宫外摆摊,那么早就被拉出去细细剐了。    也来了兴致,瞅着瓜贩说“你这瓜保熟吗?”    瓜贩答道:“保证甜。”    韩林伸出手指从案板上切好的里面,掐了一大片瓜,放进嘴里尝了一下。    嗯,还算甜。    汁水还挺足。    就是瓜子太多,吃起来不太方便。    不过这毕竟是明代,已经是上等货。    给了钱。    韩林提着瓜走进了皇城,一溜烟跑到御书房外。    “陛下,宋国公求见。”    朱元璋听到这句话时,正处理奏折,听闻是韩林,就叫人请人进来。    这时候,他已经冷静下来,不管怎样,这个年龄大了,不该发火。    韩林拿着一个西瓜便走了进来,行了大礼,这才道,“陛下,这是臣买来的新鲜瓜果,请笑纳!”    说完,他便把西瓜放到桌案上,恭敬地退后一步,站在一旁。    朱元璋抬头看了一眼,问道:“哪儿来的?”    韩林说:“臣在市集上看到的,觉得新鲜,就买来送您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韩林坐下说话。    两人东拉西扯地聊了一会儿。    无非是是些家常里短。    见气氛不错,韩林忽然转移了话题,说:“臣听到了一个流言?说是陛下准备停止科举?”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件事不是流言,是事实。”    韩林又问:“为什么?”    朱元璋说:“朕认为,科举是个坏风气。现在到处都是贪官污吏。朕断定和科举分不开。”    这句话说完,韩林就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吐出一口气,然后抬起头,问道,“那不知陛下准备用何种方式选拔官员?”    朱元璋没想到韩林会突然提起此事,他沉吟了片刻才说道,“朕打算改用荐举制,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来为朝廷举荐人才。相信他们的眼光?”    韩林皱眉,朱元璋又在开倒车,察举制这种早就应该被打入垃圾堆的僵尸制度竟然被掏出来了。    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见韩林突然沉默,朱元璋道,“怎么?宋国公以为不妥。”    韩林摇摇头,反问道,“陛下改用推荐,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道,“自然是为了治理贪污腐化,科举的人一心为了发财,民间不就有千里做官为的吃穿吗?这样的人哪里能当好官员?”    ……    韩林无语。    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有没有想过,这就为那些任人唯亲的官员提供了一个合法的腐败借口,以至于凡是被举荐的人,都是举荐方的门生故友。”    “这些人进入政府后,当然要花大力气使出浑身解数报答举荐人,会造成了贪污腐败盛行。”    “陛下忘记东汉到南北朝的门阀政治的弊端了吗?”    听完韩林的话。    朱元璋的脸    色逐渐变得阴霾起来,甚至隐隐带着愤怒。    但很快又恢复正常,最后不得不承认道,“宋国公所言极是,朕差点犯了错误,还好宋国公及时提醒。”    韩林惊呆了,朱元璋如此好说话的吗?    这是他了解朱元璋,朱元璋不被人注意的是,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自我管理意识极强,肯反省、肯改过。    所以这样才会有那么多人拥戴他。    而且他最擅长的就是调整状态。    韩林一开口,他就知道韩林所言不虚。    就是这样的,他很了解贪官污吏的所作所为,也知道他不能保证每个官员都大公无私。    只要有一个徇私舞弊的人,那么就会有一群不学无术的人加入朝廷。    那么久而久之,贪官污吏照样横行。    假如真的实行了荐举制,就会出现韩林描写的那种场景。    那一刻,朱元璋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愚蠢。    这时候他又想到了另一个关键点。    又看到韩林无法掩饰的笑意思。    他疑惑地问:“你在笑什么?哦?朕明白了。既然宋国公提醒了朕,难道有办法解决贪官污吏的问题?”    啊?    韩林只是在为成为应天第一深情而高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