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之我一点都不坑_第一百四十七章整理虫谷基地(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整理虫谷基地(中) (第2/3页)

处走,那白濛濛的雾气越显浓厚,放眼望去,前边谷中,尽被云雾笼罩,里面一片死寂,没有任何的虫鸣鸟叫和风吹草动。

    杜绍轩背着昏迷的小哥走过一次了,也没停顿,径直带路来到了山谷左侧的山脚下。

    这里有一大片跳舞草,范围不小,而中间有一条大约一米来宽的“路”,“路”上全是倒伏在地死亡枯萎的跳舞草,这是周穆王踩出来的。

    跳舞草后边不远则是一个被大石头盖住的往下的洞口。

    洞口附近散落着一些红色的石头碎块,再远处则是一座被藤蔓遮盖了大部分的山神庙。

    本来,封住那个向下的洞口的并不是大石头,而是一个一米多高的红色大葫芦,是个机关,需要去山神庙里才能找到打开机关的办法。

    在山神庙里打开机关后,红色的大葫芦会裂开两半露出通道。

    但是,那时候有不可一世的周穆王在,一巴掌拍碎了大葫芦,又一脚就把那个洞口给踹开了。

    对那时的周穆王来说,机关是不存在的,只要不是自毁性机关,都没有意义。

    而洞口下边的通道就是同样献王墓的必经之路。

    在地面以上,走到这座山神庙这里差不多就是极限了,再往里就是周期性出现的瘴气圈了。

    九曲回环朝山岸,每九个转弯的地方都有一座神庙类的建筑,总共有九个神庙类的建筑,能看到的这个山神庙是最靠外的一个,可想而知从这里到献王墓的距离并不近。

    如果走到这里看着前边一切正常,不假思索就进去之后,走不到一半的距离,就会被突然出现的瘴气给包围。

    陈玉楼就是这么被坑的,来的时候没有瘴气,进去了才发现,出不来了。

    那瘴气也不是一般的瘴气,是被痋术加持过的瘴气,估计只有穿上完全和外界隔绝的防护服才能安然无恙的通过瘴气圈。

    之前杜绍轩和小哥计划着保留下瘴气圈,现在投诚了又有了狼群,那就没必要保留了。

    不过走到这里时,天色已晚,一行人就进了那座山神庙扎营。

    这座山神庙依山而建,是建在背后这道山峰的中轴线上的,采用楔山式大木架结构,分为前后两进,正前神殿的门面被藤萝缠绕了无数遭,有些瓦木已经塌落。

    顶上的绿瓦和雕画的梁栋,虽然俱已破败,但是由于这里是水龙脉的xue眼,颇能藏风聚气,还算保留住了大体的框架。

    拨开门前的藤萝,破损的大门一推即倒。正殿里面也已经长满了植物。

    这神殿的规模不大,神坛上的泥像已经倒了,是尊黑面神,面无表情,双目微闭。身体上也是泥塑的黑色袍服,虽然被藤蔓拱得从神座上倒在墙角,却仍旧给人一种阴冷威严的感觉。

    山神泥像的旁边分列着两个泥塑山鬼,都是青面獠牙,像是夜叉一般,左边的捧个火红葫芦,右边的双手捧只蟾蜍,火红葫芦对应的是外边那个已经被打碎的红葫芦,蟾蜍则对应着红葫芦下边的入口。

    是的,通道口是一个蟾蜍嘴的样式,同样也被周穆王给毁了。

    前殿就是这样,后殿则已经修建在了虫谷左侧的山峰内部,比前殿更加窄小,中间是道翠石屏,上面有山神的绘像,身形跟正殿中的泥塑相仿,只不过比较模糊,看不清楚相貌,两边没有山鬼陪衬。这块石屏好像并非人工刻绘,而是天然生成的纹理。

    转过翠石屏,在神殿最尽头,横向排开了九只巨大蟾蜍的石像,九只石蟾蜍的大口,有张有合,蟾头朝向也各不相同。这些石蟾蜍的嘴都可以活动,也有石槽可以向四方转动身体,正是控制红葫芦裂开两半的机关。

    红葫芦已经被毁,这些蟾蜍也就失去了作用。

    和小哥商量了一下,决定后边把这个机关给拆了,蟾蜍这东西,其实挺不招人待见的。

    至于山神的雕像,也得换,等解决了瘴气,把九座神庙都找出来,再根据风水上的说法把供奉的神像一一替换或者干脆去掉神庙。

    九曲回环朝山岸说起来高大上,其实改造手段很多,神庙可以,摆盆金鱼、挖口井、种棵树都可以,主要难点在于位置的选择,现在位置已经有人选好了不是吗?

    小妇人她们和幺妹儿又是一天大战,两方俱都损失惨重,只得养精蓄锐来日再战,所以,晚上仍然很太平。

    早上醒来,吃了饭,杜绍轩找到幺妹儿和小妇人她们,让她们休战一天,后边当主力的就是小妇人她们了!

    幺妹儿很轻易的就答应了,小妇人她们也立刻就答应了,她们真的“有脑子”,在正事儿上,从来不含糊,这也是杜绍轩任由小妇人她们胡作非为的根本原因。

    小妇人她们贱是贱了点,但是有眼色!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后准备工作做了整整一天,又在山神庙睡了一觉才出发。

    再出发时,队伍就变了,杜绍轩和小哥整了一个木筏,小妇人她们全都穿上了“装甲”,幺妹儿的手艺,主体是木质的,关节连接处用的是兽皮,如此一来,小妇人她们就不会沉底儿了。

    有什么用什么,不用细究。

    出了山神庙,搬开大石头,除了禁婆,杜绍轩、小哥、幺妹儿三人都换上了潜水服,各种装备准备完全后,拖着木筏就进了洞。

    入口处这段坑道明显是人工修建的,两侧都是整齐的大块青条石垒砌,石缝上都封着丹漆,地面的大方砖非常平整,像是古墓中的甬道。

    在坑道的两边,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全象骨,就是整具大象的骨架,很明显是在外边宰杀后运来的。在殉葬坑中安放全象骨或者象牙,是为了取象的谐音“祥”。

    这些殉葬的白骨都特意半埋,而不是像殉葬沟那样全土掩埋,这是说明墓主是为得道成仙,已经不太在乎世俗的东西,殉葬品半埋,表示有随驾升腾之意。

    单单一个殉葬坑,便一共有六十四副全象骨,象牙更是不计其数。还有一些散落的小型动物骨骸,由于时代久了,都腐朽得无法再分辨那究竟是什么动物了,有可能是猎犬和马骨,还有奴隶的人骨。

    看到这些骨骸,杜绍轩和小哥相对无言,这尼玛有点多,靠两个人搬运的话,得搬到猴年马月去!

    该暴露的东西可以暴露,但是无界妖瞳这种东西,还是稳妥点好。总编故事,总有逻辑崩了的那一天,那就死翘翘了!充其量借用无界妖瞳把这东西运到洞外,最多也就这样了。剩下的就只能靠别人了。

    过了殉葬坑这一段,前边的甬道左侧有个岔口,里边并不是坑道,而只是石墙上凹进去的一块,只有几米深,散落着几截长竿,是可以连接到一起的长竿。

    小哥疑惑道:“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杜绍轩道:“投喂食物的,后边你就知道了。”

    如此,继续拖着木筏往前。走到坑道的尽头,已经距离地面约有数十米落差了,从这里开始,就不再是人工开挖修建的坑道,而是地下天然的山洞,没有路,入目所及全是水。

    水边排列着几条木制古船,去明楼祭拜王墓的人就是乘这些船过去,但是年代久远,这些木船也都烂得差不多只剩下船架子了,再也难以使用。

    木筏就是为这里准备的。那两个禁婆被小哥和唐瑾合力坑死了,这次当牵引机的就只能是唐瑾了。

    好在这里没有食人鱼,杜绍轩也舍得让唐瑾下水。

    水中有许多巨大的天然石柱,好像海底的珊瑚一样,千枝百杈,这些都是远古时期树木死亡后变成的化石!

    洞顶距离水面的位置很低,显得格外压抑,由于上边植被茂密,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