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期望 (第1/2页)
李星元惊讶地转过身,正看到陈知微拿出一张手帕擦手,小脸上略带嫌弃的神色。 李星元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徒手抓蛇和眼前的这个瘦弱的小女孩联系在一起。 被李星元一直盯着,陈知微心里变得有些慌乱,拿着手帕低声问道:“星元哥哥,怎么了?” 李星元回过神来问道:“知微meimei你刚才不怕吗?” 陈知微有些奇怪道:“为什么要怕啊?它比我小这么多,只是太丑了。” 李星元默然,心中闪过无知者无畏这句话。陈知微年纪还小,心中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对于一些事物好奇大于恐惧。 李星元对于草丛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又带着陈知微往回走去,心中又开始回顾刚才自己的表现。 自己刚才真是太过优柔寡断了,如果不是陈知微运气好,正好抓住蛇的七寸将其丢出去,结果恐怕是很不好了。 如果那条蛇有毒,无论是自己还是陈知微被咬了,以现在这个医疗条件和两人幼小的身体很有可能因此丧命。 现在想起来李星元还有点背上发寒的感觉,有时候生与死就是如此平淡地擦肩而过,谁也无法确定下一次擦肩会不会变成相撞。 如果没有发生那么就一切太平,如果发生了那么就可能改变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 李星元正想着突然感到自己右手被扯动,回头看去就见陈知微对自己使了个眼色道:“星元哥哥你看。” 李星元看向前方,只见十几个半大孩子簇拥着一名少年朝着自己这边走来。 这些孩子都是身着各色华丽衣衫,头戴发冠,腰系玉佩,看起来颇有几分贵气。 一群孩子走到李星元面前,当先的少年握着一柄纸扇盯着李星元看了一会儿问道:“你就是李星元?” 这个少年是县令的嫡长子赵冲,身旁那些自然就是县衙里主薄,县尉或者县里士绅的子嗣。 这些人李星元以前虽然见过几次,但是向来与与他们没有什么交集,现在听到赵冲的问话便有些疑惑地点了点头道:“我就是李星元。” 赵冲右手握着扇子来回打在左手手心,上下打量李星元一番问道:“听说你最近读了很多书?” 李星元微微皱眉道:“也就随便看看。” “嗯。”赵冲颔首道,“说说都看了些什么书了?” 李星元回答道:“大概就《诗韵正集》、《公羊春秋》、《诗经》、《论语》、《老子五千文》等一些书。” 赵冲闻言一挑眉问道:“这些书其中精义你都明白了吗?读了哪些注述?” 李星元摇头道:“圣人微言大义岂是我现在能够明白的?我现在只求能够诵读就好了。” 赵冲包括他身后的一些孩子听李星元这样说都松了一口气。 赵冲右手一甩打开扇子摇了摇道:“以后有空可以来县衙找我一起读书,交流诗文。” 李星元点了点头应下。 赵冲见李星元淡淡的模样,又瞟了一眼李星元身后的陈知微之后微微皱眉,心中想起家中麻烦的meimei,于是对李星元道:“那有空再见。” 赵冲收起扇子对李星元拱了拱手,然后带着一群小孩子扬长而去。 李星元看着一群孩子的背影,有些疑惑地道:“他这是做什么呢?” 这时旁边的陈知微脆生生地道:“星元哥哥没看出来吗?他这个就像画本里面大人物的礼贤下士,你刚才应该像画本里面那些人一样纳头就拜。” 李星元一愣,自己都没有去想虎躯一震,千军万马来相见的情景,现在居然有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想要招揽自己,而且还是一个小孩子。 李星元看着一群小孩子离去的身影摇了摇头,这些行为赵冲恐怕也是从他县令老子那里学的吧。 李星元摸了摸陈知微的脑袋道:“他还不够格。我们去那边坐坐吧。” 李星元带着陈知微走到一颗树下,四处看了看没有确定没有什么危险,才将一块石头扫了扫清理干净后坐在上面。 两个小孩子吃了糕点,喝了点水然后靠在一起看着远处忙碌的人群。 官吏士绅以赵颖真为中心围在一起,在赵颖真的引导下高谈阔论。 一众女眷自然是以赵颖真的正妻为中心,坐在搭好的彩棚里交头接耳。 小孩子也是有各自的圈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学着大人的模样对着山间景色指指点点。 至于民夫,仆从则是忙着布置场地,即便是没有事做的也要装出一副很忙的样子。 这时乐手也已经准备好了,请示过赵颖真之后便开始演奏起来。 舒缓的丝竹之声响起仿佛让这山间灵动了几分,让这秋天的山景与人慢慢融合在了一起,不再像之前那么突兀了。 李星元对于这个时代的音乐没有什么了解,所以也不知道现在这轻缓的音乐叫什么名字。 虽然不知道名字,但是这样的环境下听着舒缓的音乐还是让人心中愉悦了不少,当然没有远处那一群闹哄哄的人更好。 乐这个东西在以前还是很重要的东西,周公制礼乐规范了天下各阶级行为,对周朝,甚至是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乐是物动心感而成,不过那个时候的乐不单指音乐,还包括舞在里面。对此《小戴礼记》里面说的“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说的就是这个。 礼与乐是相辅相成的,《小戴礼记》里面有言“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者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这是说乐的作用是协调各个阶级的,礼的作用是区别各个阶级的。各个阶级协调了就会相互亲近,各个阶级有了区别就会相互尊重。而过分强调乐就会使各阶级关系变得随便,过分强调礼又会使各阶级关系疏远。 另外其中还说了:“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万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古时乐的使用也是体现了礼,天子诸侯都有规定不能乱用。 《周礼》里面就详细说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