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泱泱华夏  (第3/3页)
,定然是有他的用意的。    只是自己这些凡人,没办法揣摩方世玉的用意罢了。    “没错!”    “老夫听你说了大半天,被你忽悠了大半天,这跟咱们讨论的话题,有何关联?”    老刘这么一说,朱元璋顿时也忍不住问到。    这小子,怕不是自己也没啥好办法,故意岔开话题吧!    “肤浅了不是?”    “当然有关联了!”    “而且关联大了去了!”    “我说了一共有五个方针,但只说了前四个,这第五个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方世玉话音落地,众人脸色都是巨变!    你小子当真找死不成?    竟然想让我老朱家的子嗣去当道士,想让我老朱家断子绝孙不成?    “别紧张!”    “我都说了,那是开玩笑,调节一下气氛罢了!”    “这第五方针嘛,当然不是让他们出家当道士,不过嘛......“    “我原本想留着跑路的时候再说的,看在你们如此虔诚的份上,不妨提前告诉你们好了。”    朱元璋翻了个白眼,此时内心只有四个字!    力度不够!    这小子实在是太油滑了,要不是老刘记性好,老子今儿个还真被他忽悠过去了!    明明有办法,却藏着不说!    看来以后要加大力度狠狠压榨了!    “这第五方针,简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咱们跑路后,依旧照着第四个方针执行!”    “嫡长子继承他老爹的爵位,余下的通过考核后,再按照考核成绩授予对应爵位。”    “区别就是,不用把那些有本事的子嗣,死死的绑在一个小小的爵位之上。”    “朝廷大可以提供援助,让他们在海外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你们也都知道了,世界是很大的,地盘是很多的,大明王朝皇室子弟别说百万,就是千万,那也是占不完的。”    “所以,只要他们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所占地盘归属大明王朝便行了。”    方世玉朗声说到。    但众人却是愣住了。    这玩意听起来实在是太耳熟了!    这不就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所建立的四大帝国模式吗?    倒不是不可行,但要是人家不承认或者造反呢?    “方小子,这么做,万一再引战事,又如何是好?”    半晌,朱元璋才皱眉问到。    “肤浅了不是?”    “这天下之所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全是因为地盘太少了,大家不够分了!”    “怎么给你们涨完了见识,知道了这个世界地盘有多少了,还目光如此短浅?”    “别说当今万岁爷的子嗣了,就是加上咱们的,再加上一万个人的,那也够咱们分了!”    “到时候谁还会内卷?有本事,就去外面抢地盘去了!”    “能抢多少地盘,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至于不承认,那就不是咱们该cao心的事情了。”    “以咱们汉族文化的庞大向心力,那些昙花一现的帝国自然是不能跟咱们相提并论的,因为咱们不可能会被当地土著同化,咱们只会同化当地的土著!”    “到了那个时候,所有被咱们汉族子嗣占领的地盘,也算是宗亲了。”    “有困难,找兄弟啊!”    方世玉想都没想,直接回到。    实际上,华夏数千年来,王朝更迭,无非就是地盘的问题。    作为农业国家,这土地就是唯一的生产资料。    封建王朝只能持续个三百年左右,根源问题也在于此。    全都是一个套路,一开始打土豪,分土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土豪出现了,于是土地便逐渐集中在新的权贵手中,底层百姓的土地也就越来越少。    当这个现象达到一定量级后,王朝势必会迎来造反。    即便是二十一世纪,也存在这个问题。    所以如今的中国,已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国家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政策,进行第三次财富分配!    最合理的现象,便是让社会形成一个橄榄形,百分之十的人为土豪,百分之八十的人为中层,剩下百分之十为穷人。    当然了,在封建社会,这个理想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方世玉的认知里,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汉人是有家族情怀的,是恋家的。    通俗来讲,那就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天下虽大,地盘虽多,那都不如咱泱泱华夏!    以至于后世经常流传着一句话,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北上广深一间房。    而此时的大明百姓,压根就不知道,大明只不过是天下的一小部分,如同沧海一粟。    一旦让华夏子民,知道了除大明外,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以华夏子民,炎黄子孙的魄力跟勇气,那些白皮猪们,还蹦跶个屁!    当然,要普及这个知识点,还需要相当大的工作量,总不能让方世玉见人就像今天这样,讲上大半天吧!    不过一旦普及了。    那按照咱炎黄子孙的话来说就是。    我的!    我的!    我的!    全是我的!    这天下都是俺们炎黄子孙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