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章 杀人 (第4/5页)
早已望不见昔日的繁荣景象。 在天灾面前,人的力量,是那么的淼小。 哪怕中央朝廷,已经调遣了十余万地方军赶来救援,可无论是救援器械的匮乏,还是大江阻路。 站在洪水面前,这十数万地方军,弱小的宛如蝼蚁。 抬起头,看着上游,那是家乡的方向,此时的徽州,已经成了水中泽国。 听着身边军营中传出来的亢奋呐喊声,报效国家,死而后已的口号,望着那在大江堤坝上一往无前,运输沙袋的地方军将士们。 耳边那一声声地方军的口号,没有人知道,这场灾难会死多少人,也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不是都能活着离开这里。 受了伤的将士被替换下来,不计其数的地方军前仆后继的冲了上去,那一声声痛苦的哀嚎,绝无仅有的强烈斗志。哪怕是受了伤,还在喊着救人。 狗蛋垂头丧气的将手中的石头丢了出去。 站起身来,一脸哀愁的看着江河。 “我陈狗蛋对不起所有人,都已经这样了,我还活着做什么。”狗蛋哀叹一声,他虽然没有当过兵,没有吃过皇粮,也没有经历过军队的思想教育洗礼。 但他还有一颗淳朴的心。 狗蛋就生长在徽州的那个小村子里,当年赶上乡绅地主被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地方权力真空,朝廷以镇卫制度,统筹地方村庄。 狗蛋也是那个时候,成为了村子中的刑捕人员,虽然他还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权力,甚至准确的说,他只是镇衙门卫衙门在村子里的一个临时工罢了。 原本他以为自己可以安安稳稳的过着小日子,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的就这么幸福的生活下去。 本就是一个升斗小民,他对于权势的追求,远远比不得那些书生秀才们更强烈。 陈狗蛋心中笃定,迈着艰难的步子,他虽然被救了出来,但因为水流踹急,伤了右腿。 这时,一名穿着淡青色衣袍的女子,头戴斗笠冒着大雨喊道:“那个,你干嘛去,你受伤了,赶紧回来!” 陈狗蛋听到有人在叫自己,但他并没有回头,他已经将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了,今天,他要死在养育自己的江河里。 或许这样,真的就不会有其他事情了,不会有烦恼,不会有愧疚,也不会不安。 武凝雨还要上前去追,突然出现的泥泞手掌抓住了武凝雨的手腕道:“别去了,这个人救不回来了。” “是不是,是不是还会死好多好多人!”武凝雨看见朱允熥,瞬间哭了出来。 怎么会下这么大的雨,怎么会这样。 压抑在心中多日的情绪,似乎在见到朱允熥的那一刻,完全爆发了出来。 朱允熥道:“别哭了,别哭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会过去的。”抱紧了武凝雨,朱允熥眼角泛着泪光,死多少人,才能让这洪水退去,他也不知道。 但可以想象,整个徽州布政司都被淹的差不多了,南京这个样子,怕是整个江南的经济都要出现巨大的变故。 乃至,今年刚刚播种的水稻,粮食,都会付诸东流。 这时,杨荣走了过来道:“殿下,外边雨大,免得风寒还是先回去吧。” 朱允熥感觉怀里的武凝雨似乎要挣扎开,回头看了一眼杨荣道:“杨阁老,祖师爷调的粮食怎么还不到,再这样下去,就要饿殍遍地了。” 杨荣叹息一声,无奈道:“殿下已经从辽东尽可能的调集粮食了,但北方的粮食有限,去岁只存留了今年的民用粮,没成想江南竟会下如此大的雨。” “朝廷的赈灾粮,最快也要三天之后才能到达。”杨荣无奈的看着朱允熥,缺粮,现在已经非常缺了。 不单单是这些受灾的百姓,便是在前线抢险救灾的十余万地方军,他们如果吃不饱,哪里有力量去救人,去抵挡洪水的侵袭 朱允熥道:“本王不适合在这里,杨阁老务必要保证,能多救一户,多救一户。” “殿下请回吧。”杨荣躬身作揖,朱允熥哀叹一声,转身离开了。 北京。 皇宫。 方世玉站在养心殿门前,望着天穹,深呼吸道:“江南的事情,都解决了?” “解决了,汛情持续一个月十三天,如今汛情已经过去,地方军队还在按照杨荣杨溥的规划重新营建民舍。” 估计在有三个月,他们二人就可以返京了 杨寓躬身道。 “大明帝国日报的报刊上,统计的官方记录死亡人数,三万七千六百二十一人,损失财产十三万万贯宝钞。” “真实数据是多少!” 方世玉双手背在后边,仰望苍穹,他真的不知道,这个帝国还要面临多少的灾难。还要面临多少可怕的事情。 人祸还能避免,天灾,真的躲得了吗? 户部统计数据,实际死亡人数,三十万以上,具体数据还要等杨荣杨溥返京之后才能知道。 杨寓目光沉重,一场大洪水,可谓是损伤惨重 “传旨七军都督府,平安和何文辉,暂且待命,放弃进攻麓川,着西平侯府,迅速补齐空缺,防范西南土司叛乱。” “凡西南土司叛乱者,全诛!” 方世玉闭上双眼,如果不是江南的一场大雨,这个时候的平安与何文辉已经踏上了西南的路程。 如果速度快些,都要抵达云南了。 然而,一切的计划,在这一场大雨过后,竟然被全盘推翻。 “微臣这就去办。”杨寓俯身告退,正当他要离开时,方世玉道:“让吏部准备好调迁转任的工作,锦衣卫来报说,已经砍了八十多个贪官。” “户部适当减免江南赋税,让江南快些恢复起来。”方世玉说完,也不等杨寓说话,摆了摆手,示意杨寓离开。 当杨寓离开养心殿,方世玉叹息一声道:“死了三十多万人,损失了十数万万贯宝钞,真是过错啊。” “殿下,天灾无可避免,大洪水的出现,与殿下又有什么干系。”卫宏才附言道。 “找个人去江南传旨,所有死在汛情的地方军官兵,树碑立传,建设陵园,以供后人瞻仰祭奠!” “一应花费,去坤宁宫要钱。”方世玉说完,迈步走出养心殿。 长江支流,那个把江南一分东西的赣江,发洪水时,属它最为凶狠,也属它杀的人最多。 在赣江临近鄱阳湖的地方。 那个一五计划刚刚修建起来的九江烈士陵园纪念碑,虽然遭遇了大水的洗礼,却也巍然耸立。 看着上边还没有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