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零二章 威武的骑兵+拒绝杨广的建议 (第2/3页)
霸气,杨广看到这支骑兵的时候,不但没有感到害怕,反倒感到极为振奋。 这才是他心目中的大隋健儿,而不是他身边这些听说贼军杀来,就只管着逃命的豚犬。 薛万均率领着军队降低了马速,在数百丈外纷纷下马,步行牵着战马走向前来。 直到离杨广还在数十丈的时候,为了避免误会,在薛万均的带领下,全军齐呼。 “臣等,拜见陛下,如今已经击败贼军,特来向陛下交令。” 杨广哈哈大笑,率领着麾下的文武朝臣就迎了上去。 他顾不得薛万均衣服上的血污,双手搭在薛万均的肩膀上,说道:“薛将军这一场战争辛苦了。” “朕早就知道,薛将军不会辜负朕的厚望,必然能够得胜归来。” “如今一看,果然了。” 这话杨广说的面不改色,他仿佛已经忘记了,得知后面有军队追击的时候,心里恨薛万均恨得咬牙切齿的样子。 不过,这一切的事情,自然是薛万均不知道的。 薛万均听了这话之后,又是一拱手,无比恭敬地说道:“臣不过仰仗着陛下的威名,凭借着陛下赐下的福分,才勉强打败了一只流寇而已,当不起陛下的如此夸奖。” 他说罢之后,给旁边亲兵打了个眼色。 那旁边的一名亲兵,连忙用托盘捧上来两个人头。 薛万均对杨广说道:“陛下,这两个就是贼帅杨公卿,以及他麾下大将刘万尧的人头,臣都给陛下取回来了,还请陛下一观。” 让我看了一眼那两个人头,只觉得心中的恨意已经消解了,他大声说道:“诸位将士们辛苦了。” “今天晚上,杀豚宰羊,犒赏士兵。” 士兵们听到这个话,都纷纷欢呼了起来。 其实相对于杨公卿的人头,杨广对面前这个薛万均和单雄信更感兴趣。 尤其是这薛万均带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好了。 他能打仗,有计谋,还出生于世家,所以彬彬有礼。 这一些都是薛万均的优点。 只见杨广笑眯眯的看着薛万均,说道:“薛将军的父亲就是薛世雄吧?” 薛万均较忙恭敬地说道:“回禀陛下,右御卫大将军正是臣的父亲。” 杨广点了点头,说道:“如此说来,你们倒也算得上是满门忠烈了。” 听到这个满门忠烈,薛万均心里蓦然一跳。 这个话一年前说,他就是。 但现在再说,他就已经不是了。 他已经明白了裴璟要做的,是一番什么样的事业,而他们也与裴璟早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或者以前,他还真的算得上是满门忠烈,但是现在的话,他们家里起码已经出了两个乱贼了。 这两个乱贼就是他和他弟弟薛万彻。 当然,如今他们总管的野心还没暴露出来,那他们现在表面上就还是忠心耿耿的隋军将领。 这薛万均甚至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这全赖父亲和裴总管的事情教导。” “臣时常听父亲和总管教导我们,要对陛下忠心不二。” “臣一直把他们的话,都放在了心里。” 杨广更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薛世雄就不说了,这裴璟也是他信任的人。 他只是说道:“你的总管裴璟,他是朕的女婿,如此说来的话,你倒也不是外人了。” “裴璟是个忠心的人,想来你也是,这个朕十分相信。” 薛万均听了这话,竟然有些不好失意地挠了挠头。 不过,这显然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藏了拙。 当然杨广跟他说了那么多,也不是真的只会夸奖他和裴璟,到底有多忠心的。 杨广还有别的目的。 只见杨广又是感叹的一句。说道:“你们都是忠臣,可是如今天下崩坏,这世间的jianian臣贼子实在太多了。” “而相对于那些jianian臣贼子而言,忠正可用的大臣就实在太少了。” “裴璟经营得力,善于发掘贤才,麾下也是人源辈出,有不小的将领,朕都觉得非常不错。” “就比如说,薛万均将军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 “朕打算将你调到左监门卫,充当朕的亲卫军,日后必然在有重用。” “此事,你觉得如何?” 薛万均听了这话。心中也是一惊。 杨广能说出这样的话,实在让他万万没有想到。 实质上这个事情,虽然在薛万均的意料之外,但是对于杨广来说,又在情理之中。 五千对五万,而结束这场战役的时间,也不过区区用了两天的时间。 这样的军队,杨广怎么可能看着不眼馋,怎么可能不想着将它掌握在手里。 何况在杨广的眼里,他自己就是天下至尊,天下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的。 本来杨广能把这个事情说出来,表面上问一问薛万均的意见,也是给足了他的面子。 杨广再怎么说也是一个皇帝,按理说薛万均作为大隋的臣子,就应该是无条件听从杨广安排的。 只是杨广十分地爱惜他的才华,故而才在面子上随意地问了一下薛万均,以表示自己对他的尊重。 可是杨广心里绝对想不到,他以为的尊重,偏偏是薛万均不想要的呀! 他如今已经是死心一条,就要跟着裴璟一条道走到黑。 这个时候,他若调到左监门卫去,那可就真的全完了。 只见着薛万均思考再三,竟然说出了一番石破天惊的话。 他说道:“臣感谢陛下的厚望,只是臣受总管的命令,带军护卫陛下回京。” “如今任务即将完成了,臣也应该带着麾下的将士,回幽州向幽州总管复命才是。” “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无论身在何处,臣都是陛下的臣子。” “如今讨伐高句丽的大业还未结束,蹴尔小国胆敢冒犯我大隋威严,臣心中无比的愤怒。” “臣望有一天,能够为陛下再讨高句丽,所以请陛下原谅微臣,让臣再回幽州。” “臣必定在幽州为陛下马首是瞻,日后只等陛下一声令下,臣愿意身先士卒,再讨高句丽。” 薛万均这个话一说了出来,原野上除了风还在呜呜地吹着,还不时传来只收战马的嘶鸣之外,竟然没有任何人再发一语。 虽然他这个话说的再好听,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