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山海录_第二十七章 大都见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大都见闻 (第1/2页)

    清晨,客栈。

    田无期回味着昨夜美人在怀,唇角留香,说不尽的浓情蜜意。虽然没有真个销魂,他却确定李晓月现在算是真正的接纳他了。下边只要再搞定了她老爹,就可以准备准备,把美娇娘娶回家了。想到再往后边容易被河蟹的不可描绘之处,田无期高人风范尽失,一阵阵的yin笑引得对面几个吃早饭的孩子面面相觑,不知道自己的东主一大早这是发哪门子疯。

    孙成毅到底是领头的,咳嗽了两声,见田无期还没回过神来,只好悄悄叫了几声“东主”,好歹是把田无期从无限意yin中拉了回来。田无期左右看了看,转瞬便恢复了青山院主的高深风范。

    “定军,给我看好苏商会馆。天大地大不如这事大,你懂得!”

    “是,东主。”徐定军干脆利落地点头应下。

    “成毅,你和王轮给我把那个洋鬼子给我找出来。大都虽大,可是洋人毕竟显眼,卡洛斯说这厮取海路走塘沽入了大都,就算比我们早些,想来也不会太久,东西如果还在他手上,找到了马上通知我。”

    “是,东主。”孙成毅和王轮同时点头应下。

    田无期满意地点点头,就准备继续对付早餐。毕竟油条和豆汁还是大都的最正宗。难得来一次,岂能对不起自己的肠胃?田无期向来鄙视那些喜欢名贵海鲜山珍的暴发户。在他看来,馒头小菜,特色小吃,只要做的干净好吃,那便是人间一等一的生活—没办法,两辈子都是穷鬼,还没享受过买两杯豆浆,喝一杯,倒一杯的土豪生活。

    杨家兄弟等了半天却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对视一眼后,杨狗子便问道:“东主,那我俩呢?”

    “你俩跟着我,好好吃饭,多长长脑子就行了。”

    “哦。”俩兄弟一阵泄气。

    孙成毅看两个人提不起劲来的样子,狠狠踢了两脚,喝道:“两个憨货,你俩伺候好东主,这大都人多杂乱,东主身边总要有使唤人手,多长点眼色。”

    “是!”兄弟两人连忙应是。

    田无期对自家的几个便宜打手还是及其满意的。当年的无心插柳,如今却已成荫。孙成毅比自己还大一岁,学习能力极强,成熟稳重却不迂腐,更难得是做事走一步,看三步,颇有大将之风。当然这有可能是他那个超大号的脑袋带来的福利。

    王轮看似笨拙,实则灵动,虽然对儒家经典,诗词歌赋之类统统不感兴趣,却甚是喜爱格物之学。更重要的是,人家有个配套的土财主老爹,出手及其大方,可以全方位支持他实现各种扯淡的梦想。

    徐定军文质彬彬,心细如丝,做事一丝不苟,汤水不漏。更难得的是此子文武双全,虽然长着一副小白脸,好勇斗狠起来却不比杨家兄弟差。性沉如水,坚毅不拔,甚是可靠。

    杨家兄弟就不用说了,老大虽然看起来憨直,实则精明,不少觉得他傻的人都在他手上吃了亏。虽然只有十七岁,个子却一米八有余,强壮有力,酷爱军中武艺。若不是没有什么修炼天赋,田无期倒是真想传他几手。不过尽管如此,也在田无期的默许和支持下把朝廷军中的大路货武艺练得是七七八八。他弟弟就更不用提了,十五岁的年纪便长到了将近一米九。真不知道小时候那瘦瘦小小的人儿如何在几年内变成了粗壮大汉。当然了,这货属于技能点全都点在武力上的真憨货,智力勉强维持在及格线。不过唯有纯粹,方能过人,他一身神力,刚直勇猛。这小子读书写字完全不是那块材料,只能说是马马虎虎的算不上文盲。但是学起马战步战,却是天赋秉异,十足的未来勇士,明日悍将。

    接下来的几天,田无期便带着杨家兄弟在大都城里逛了起来。既是欣赏下大元朝留下来的景象,也顺道打探下洋人信息。毕竟大都是前朝京城,对色目,鲜卑,洋人等等最是兼容并包。

    前元的大都城规划最有特色之处是以水面为中心来确定城市的格局,这也是北蛮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习惯与深层意识有关。由于宫室采取了环水布置的办法,而新城的南侧又受到旧城的限制,城区大部分面积不得不向北推移。大都城中的商市分散在皇城四周的城区和城门口居民结集地带。

    其中东城区是衙署、贵族住宅集中地,商市较多,有东市、角市、文籍市、纸札市、靴市等,商市性质明显反映官员的需求。

    北城区开通通惠河使海子(积水潭)成了南北大运河的终点码头,沿海子一带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