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8章 草家大贤卓子,筒车! (第3/3页)
简直快把当地给拆了。也不知李鹿哪来这么多的奇思妙想,还说要把茅房给拆了再扩大,然后种几盆花,还能除去臭味。最好是再做个管道,以后这污秽之物直接顺着管道至堆肥之地。 管道从哪来? 竹子! 只是李鹿做事喜欢半途而废,见失败后立马甩手跑路。上次跑山里头掏鸟蛋,直接从丈许高的树上摔了下来。得亏是地上比较软也没石头,他就只是扭到了脚。 还没消停两天,这小子又说要去山上看朝阳。朝阳没看到,一大早山里倒是下起了瓢泼大雨。可怜雎鸠大病初愈,又被淋出风寒。 …… 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是声泪俱下的控诉着李鹿的恶行。先前他们都还敢管,可后来知晓李鹿的身份后可没人再敢管咧。 好家伙,这瓜怂是左丞相的娃娃?! 这谁敢去管? 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趁着卓草他们不在,以李鹿为首的一票稚生彻底是疯了。下河摸鱼,上山捕猎,就没他们不敢做的事。 关键是李鹿这小子还喜欢拉帮结伙,效仿昔日的诸子百家,捯饬出个草家来,还尊卓草为卓子。上次有名仕恰好路过泾阳,态度颇为无礼。结果胡亥就报上卓草的大名,顺带出了几道题把他难得灰溜溜离去。 卓草听到这些事迹,简直是哭笑不得。 我求求你们快收了神通吧! 这才离开短短十来天,这就快把卓府给拆了! “小鹿。” “先生有何事?” “你下次砍竹子,能砍山上的吗?” “秦律严禁私自砍伐。” “你小子还知道秦律?!” “先生,我们知道错了。” 胡亥还是懂得审时度势,连忙站出来认错。其实他们也没那么不堪,这几日也经常会帮他们做些农活。红薯苗都已经发芽出藤,虫害也因此多了起来。每日都得想办法除虫,也是相当不易。 挑水劈柴,种地除虫…… 干的坏事不少,好事也没少干。 “李鹿,汝可听说过李冰?” “当然知道,昭王时期他为蜀郡太守。凿离碓,辟沫水之害。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盖用溉田畴之渠,然莫足数也。” 李鹿是侃侃而谈。 这样位名人,他自然知晓。 后期秦国粮食暴增,就有巴蜀两地之利。 “李冰修造河渠,令巴蜀成天府之国。昔日郑国修造河渠,令关中成千里沃土皆亩收一钟。汝想做筒车,我不会怪你。失败个几次,那都是理所当然。但汝却不该半途而废,因为惧怕失败就不去做。这些竹子长了数年之久,被砍断后依旧会再长。可心中志气没了,那就再难长高。现在,汝可明白?” 平时李鹿是出了名的混不吝,无法无天。就算是李斯说教,他也敢和李斯顶嘴。卓草教训他,他也是口服心不服。这次砍伐竹子的确是他出的主意,除开玩闹外也是真的想做点事。只是过程中太过繁琐,区区张草图很多数据都没标注。他捯饬两天皆以失败告终,他就不想弄了。 所有竹子便一股脑全丢池塘内泡着。 “荀子曾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卓草望着李鹿,继续道:“汝有这份钻研的心思极其可贵,可要始终是半途而废,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正所谓差之毫厘,缪以千里。该如何做,取决于你自己。” 李鹿低着头,照旧是一声不吭。 望着这幕,胡亥心里头则是有些诧异。这就说明李鹿是真的把话听进去了,而不是敷衍的点头应是。他和李鹿相处多年,自是知晓李鹿的性格。 言罢,卓草便拂袖离去。 该说的他都说了,听不听是李鹿自己的事。 他起初颇为痛恨李鹿,后来听胡亥说起过他的事迹后心里也有所改观。毕竟有个如此出色的兄长,对李鹿来说压力也很大。他拼尽全力去做,还不及其兄长半分。他熟读秦律后找李斯显摆,只是换来冷冷的句:汝兄长在你这年纪,已能熟背秦律! 他要是李鹿,怕是也直接躺平了。有些家长兴许本意是好的,可嘴里就是没半句赞许的话。 “阿鹿?你没事吧?” “切,能有什么事?我就说没事的吧?!” 李鹿笑着抬起头来,满不在乎的挥着手。 只是,他的眼神却注视着远处的池塘。 “十八。” “嗯?” “你说咱们把筒车做出来,会不会流芳百世?” “咱俩能不遗臭万年,那都是祖宗保佑了!” 胡亥对自己就有很清晰的认识。 “我可不是投降了,我就是觉得这竹子泡着也是浪费。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顺手做做看。我可不是因为听他的才这么干,我就是单纯想试试而已。怎么样,你要不要跟我一块?” 李鹿转过头来,就看到胡亥与雎鸠笑着走出卓府大门。看着二人有说有笑的模样,李鹿整个人都傻了…… 草! 这见色忘友的家伙! 他这说的正起劲,结果人都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