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冠字,彼可取而代之! (第1/3页)
,秦草 “小草,快开门!” “催啥呢催?” 卓草骂骂咧咧的打开房门。 当看到来人后,他顿时愣了下。好奇的打量着面前的一老一少,最后目光则是定格在这高个子少年身上。长得颇为高大威猛,更是生的重瞳。 重瞳?! 草! 这难道是项羽? 那这中年人……就是项梁? “荆楚项氏,梁。” “此为吾侄,名籍。” 项籍? 哦对,后世常用的项羽其实是人的字。 卓草用脚指头都能想到,绝对是他那傻老爹! 傻老爹当初奔走各国,结识诸多反秦义士。认识项梁,那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他记得项梁也是个狠人,史书中曾记载过些事迹。早期因罪受牵连,被栎阳县令抓捕入狱,他就托关系找人帮忙说情,然后交点钱就被释放。 这,自然就是秦法的纰漏。所谓法治终究是人治,不论任何时期没人能保证自上而下清廉如水。特别是现在通讯交通不便,某些县吏乡亭更是捞的满嘴流油。再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便和项羽逃避至吴中县。 …… 至于项梁的自称,卓草并没往心里去。 楚地都喜欢以荆楚自称。 卓草也曾问过苏荷,他记得后世有说法是秦始皇为了避讳先王子楚的名讳,便将楚国改为荆国。结果苏荷当场就给否认了,还说这避讳纯粹是子虚乌有的事。 楚,其实就是荆条的意思。楚国先祖出生之时难产,只得选择剖腹产。当地巫师便以楚条将其母包裹起来,而后下葬。诗经有云:维女荆楚,居国南方。 史记中也多次提到荆国荆王,难不成汉朝的太史公还得避秦朝的忌讳? 扯淡! “草,见过项公。”卓草笑呵呵的抬手作揖,“想来是吾翁的至交朋友,外面不太方便,先来府上喝杯水酒慢慢聊。” “善!” 项梁颔首点头,目露赞许之意。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卓草年纪轻轻便能如此聪颖。从这三言两语,便隐约能猜到他们的身份,实在是难得。来的路上他可都听说了卓草的事迹,心生忐忑。 父子立场不同,最后反目成仇的不在少数。他担心卓草在泾阳长大,而后把自己当做秦人,为秦国卖命。如此,那他也只得痛下杀手宰了卓草。哪怕会因此和卓正闹掰,他也在所不惜。 不杀卓草,他寝食难安! 卓草如今被捧上神坛,各地皆受其影响。包括会稽郡在内,也都因为红薯的缘故有很多人变卦。祥瑞自天而降,亩产五十石。如此天赐粮种,足以令他们再也不必担心饿肚子。本来他们是支持项梁起事的,现在…… 穿过府邸大门,来至庭院。 秦始皇正捧着书册,看的是津津有味。这书册甚至还有插图,是扶苏抽空以他自己为原型绘制的香帅。还真别说,有那么几分意味在里头。 “哈哈哈,卓公!” 隔着数十步,项梁便笑呵呵的抬手作揖。 嗯? 秦始皇不解起身,这家伙是谁? 还好,关键时刻扶苏发挥了作用。 在身后拼了命的张嘴对口型。 项! 项! 项! …… 秦始皇眉头舒展开来,笑着起身回礼。 “哈哈,项公竟来泾阳了?” 秦国就有这好处,有姓有氏的基本就那一圈子人。就说项氏,最为出名的莫过于荆楚项氏。他们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人,主要流窜在会稽郡一带。秦始皇何等人杰,自然是一猜便已知晓。 不用想,肯定是六国反贼! “卓公多年不见,倒是胖了些。” “唉,皆是压力所致。” “压力?” 秦始皇起身招呼项梁坐下,同时命人送上美酒饭食,“项公难不成是自会稽而来?” “正是。” “嘶……三千余里路!项公辛苦了!” 秦始皇心里已经彻底明了。 不用想,这就是项燕的后人。 “这位是?” “为吾管事,氏蒙,其本为齐人。” “老夫记得卓公管事乃是吕氏?” “唉,因为山贼流匪而死。” 秦始皇故作叹息。 当时他就命人彻查过卓正的底细,因为雪崩而死的可不止是卓正一人。连带着还有个管事,为吕氏后人,根据验传来看是出自砀郡单父县吕氏之后。没摸清底细,他敢随意应声吗? “项籍,见过仲父。” “哈哈哈,籍儿竟长这么高了?可曾冠字?” “籍儿还未及冠,无字。” 秦始皇捋着胡须,笑呵呵道:“待成年及冠,不弱冠字为羽?正所谓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多谢仲父赐字!” 卧槽!? 卓草看着眼前这幕,眼珠子都快瞪出。 夭寿啦! 西楚霸王的字,竟是傻老爹给冠的?! “这位是汝兄长,汝想来也认识。” “见过大兄。” 项籍作揖行礼。 卓草现在还没回过神来,只觉得脑袋昏沉沉的。 “瓜怂!还不回礼?没有半分规矩!” “咳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