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苏轼结绳砚(求推荐、求收藏)  (第1/2页)
    感伤片刻,老妈才开始欣赏放在茶几上的端砚。    这方端砚造型古朴大气,砚石为非常罕见的紫色端石,光华内蕴、石质莹润细腻,只是因为长时间闲置,显得有些干燥。    其外形呈长方形,砚堂和墨池四周刻着一圈绳纹,寓意结绳记事。    由于曾被人长期使用及把玩,再加上时间的磨砺,这方端砚表面自带一层宝光,也透着几分历史沧桑气息。    仅仅看了几眼,老妈的双眼就骤然亮了起来。    让她眼前一亮的,是刻在砚台左侧的一个字。    “这里刻着一个行书‘轼’字,难不成这是苏轼使用过的砚台?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恐怕是一件无价之宝!”    老妈兴奋不已地说道。    说着,她就用手轻轻擦拭了一下这方端砚的侧面,小心翼翼的。    她虽然不懂如何鉴定古董文物、也不懂端砚,但谁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啊!    陈宇微笑着点了点头。    “没错,妈,这就是苏轼苏东坡使用过一方著名端砚,名叫‘苏轼结绳砚’,是一件货真价实的顶级古董文物,无价之宝!”    “啊!”    老妈惊呼一声,被吓了一跳。    “这样一件无价之宝,你爸怎么得到的?这可是个惊天大漏啊!”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故宫也收藏有这样一方端砚,跟这方端砚一模一样,就是稍微小了一点点。    因为故宫那方‘苏轼结绳砚’的存在,这方端砚就被认为是件仿品,不值什么钱,所以老爸才能捡漏!    就在去年,故宫那方‘苏轼结绳砚’被鉴定为清乾隆时期的仿品,这件事就此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反转。    老爸六年前购买的这方苏轼结绳砚,才是正品,是苏东坡亲自挑选的砚石,并让当时高手制作的”    “还有这种事情,运气也太好了!”    “在这方端砚的底部,刻着苏轼寻找砚石,并让人制作砚台的整个过程,一共九十七个字,全是行书。    这可是苏东坡书法真迹!底部还有苏轼的个人款识,‘东坡居士识’,清晰可见,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说着,陈宇就把砚台翻了过来。    随着他的动作,端砚底部那些龙飞凤舞的行书,立刻呈现而出。    尤其‘东坡居士识’五字款,极为引人注目,似乎放射着万丈光芒!    老妈再次愣住了,激动的不能自己。    陈宇轻声笑了笑,继续解释道:    “在著名的《西清砚谱》第八卷,详细介绍了这方‘苏轼结绳砚’,而在《西清砚谱》收录的所有顶级名砚中,这方端砚也是最顶级的存在!    相关文献记载,这方苏轼结绳砚传承有序,清代以前一直收藏在宫里,是明代历任皇帝最喜欢的文房用具之一,直到明朝末年才消失不见!    正因为极其喜欢这方端砚,却找不到,乾隆皇帝才让人依照《西清砚谱》的记载仿制了一个,也就是现在收藏在故宫里的那方苏轼结绳砚!”    接下来,陈宇继续介绍这方价值连城的端砚,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    这都是他昨天下午在网上查到、并恶补一番的知识!    至于这方‘苏轼结绳砚’的真伪,那还用问吗?    七八分钟后,他才介绍完毕。    老妈也欣赏完毕,依旧满眼震撼。    片刻之后,老妈这才激动不已地说道: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真正的无价之宝,你打算怎么处理?”    “我准备把它卖掉,来解决家里的困难,改善生活条件,缓解压力,免得您总是那么辛苦,而且忧心忡忡的!”    “这样一件无价之宝,就这么卖掉是不是太可惜了?”    “没什么可惜的,家人才最重要,这不过是身外之物,卖了也就卖了!”    “你打算把这件宝贝卖给什么人?还是送去拍卖?”    “这是妥妥的国家一级文物,而且极有可能是一级甲等,可以自己收藏,但不能买卖、不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