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少林往事(下) (第2/2页)
乘明显悲伤万分、吞声忍泪。 “我等见此俱是惊惶,一齐抢上救护,可是苦智师弟已经气若游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原来他的内脏已被震得重伤。当我等再去看火工头陀时,他早已在混乱中逃得不知去向。当晚苦智师弟便即伤重逝世。”苦乘抬手用衣袖擦了擦眼泪继续阐述,“没想到在合寺悲戚之际,那火工头陀又偷偷进寺,将监管香积厨和平素和他有隙的五名僧人一一使重手打死。老衲当时派出几十名高手四下追索,但寻遍了江南江北,丝毫不得踪迹。” 听完苦乘方丈的讲述,赵垓双手合十一拜以表祭奠苦智大师。“原来如此,没想到贵寺竟然经历了如此大事。可是一个叛徒逃走也没有严重到要封山闭寺吧?”赵垓疑惑地问道。 “唉,”苦乘面露苦涩地解释,“虽然火工头陀叛出少林并不严重,但是此事之后却是引起寺内大起争执,互责互咎。而罗汉堂首座苦慧师弟更是一怒之下带领众多弟子远走西域,导致寺内高手欠缺,众弟子各行其是。老衲无奈之下只好宣布封山闭寺,召回在外的众多弟子以保全少林的传承和基业。” 赵垓现在明白为什么这些年少林在江湖上几乎寂寂无闻,就连十几年前的华山论剑都未有少林高僧参与。平时这些江湖大事都会被少林寺插上一脚以保自己武林正派龙首的地位,而像华山论剑抢夺盖世绝学这样的盛事却没见到少林的身影的确显得一反常态。 而且观金庸射雕三部曲中的前两部都没怎么见到少林的身影,一直到《倚天屠龙记》才出山抢夺屠龙刀,可见这次少林分家应该是伤筋动骨、实力大退。 赵垓此时安慰道,“少林寺乃武林正宗,底蕴深厚,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重新振起。当然,作为后学晚辈,在下也愿意多支持少林地再度崛起。” 虽然赵垓一直比较鄙视佛门这些高僧的伪善做派,但是在国民大事上少林寺却是一直坚定地守着民族大义,屡屡派遣武僧抵御外族入侵。一个半残的少林并不符合赵垓大计地需求,他要的是一个强壮有力,能时不常地给金人、蒙古人找麻烦的少林。 而且赵垓也不在乎武林中门派的各种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日后这些不服朝廷律法管制的门派都会被他一一铲除,所以有少林这样的搅屎棍在其中也能帮他削弱这些门派的势力。 “阿弥陀佛,老衲多谢赵施主慷慨解囊支援鄙寺。”苦乘手握佛珠行礼道,“只是老衲希望赵施主不要将此事传到江湖上,毕竟家丑不可外扬,此事并不光彩,会打击到鄙寺的名誉声望。” “当然,大师还请放心,晚辈自然不会乱传,毕竟贵寺与我们皇家一直都是一家人。”赵垓瞬间领会苦乘的意思并且做出保证。而且赵垓也提点到少林与皇家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自家人。 自从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有功后,少林寺就被立为佛门正宗,享受皇家香火。此后少林寺也一直追随皇家正统,维护当代皇朝的统治。从《笑傲江湖》中便能看出少林寺在整个江湖中对朝廷统治的重要作用。 一部《七十二路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搅动大明江湖,导致最后五岳剑派和日月神教双双败落,而最大的赢家是谁?当然是大明朝廷了。 之前赵垓就总结过,一个时代的武林门派有多昌盛就代表了一个朝廷政府有多腐败;反之也是相同,一个朝廷政府有多强势,一个时代的武林门派就有多落魄。所以五岳剑派和日月神教被灭绝对是大明朝廷的谋划,不然一部太监所创的《葵花宝典》怎么会流传到江湖上? 而且少林寺也绝对参与了这个惊天阴谋。想想《辟邪剑谱》是谁的武功?林远图。而为什么林远图会把《辟邪剑谱》书写在袈裟上?因为林远图还俗前就是莆田少林寺的弟子,受到师父红叶禅师所托去华山劝解剑气二宗之争的。而华山派作为当时五岳剑派之首为什么会产生剑气之争?当然还是因为两派的掌门在莆田少林寺偷阅了《葵花宝典》。 所以事情就明了了,朝廷出害人害己的《葵花宝典》,少林负责暗中传播,最后一部秘典直接导致了华山派的落寞、五岳剑派的衰败、日月神教的灭亡。而朝廷和少林没有出一兵一卒就几乎清理了整个江湖上的非官方暴力势力,简直就是神之一笔的计谋。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苦乘心神意会赵垓的说法,“既然如此,那么今日就请赵施主先休息一天吧,明日老衲会安排天字辈的弟子与施主切磋武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