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0.乒乓 (第2/2页)
落点,要么打大角度让对手鞭长莫及,要么打追身,顶住对手无法发力。这就要有瞬间判断反应能力,对此丁一充满自信,找对手的软肋调戏不是他最擅长的吗?武术中讲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在乒乓球中岂不是杀鸡用牛刀。 反复思忖后,丁一确定了自己的乒乓球主要风格:发球转,抢攻快,角度刁。对自己素质的训练侧重于反应快,判断准,协调性强。心中模拟了很多,以一些往日大赛中经典大战为模板,揣摩自己对抗的感觉,逐步有了些感觉。 光有感觉肯定不够,脑子已到,手脚跟不上也枉然。丁一任督二脉贯通后,力量大增,可比一般成年人要强大双倍,敏捷度同步提高,而内体净化后,耐力爆发力大增,rou体与大脑的同步性有质的改变,原来大脑指挥rou体好像是一个人指挥另一个人,现在则是如臂指使,虽然大脑更快,但肢体已能基本跟上,这是丁一的底气所在。而且五脏调和形成循环后,眼力听力嗅觉味觉触觉敏感度大增,稍一专注,眼前蚊蝇飞动的轨迹清晰无比,如慢动作似的一帧一帧缓进,再细微的声音在专注的耳朵中也清楚可闻,由此可见丁一的敏捷进阶到何等恐怖的程度。 丁一睁眼,见李艳在一边电脑上工作。李艳看丁一起身,笑着说:“你父亲在单位开会,打电话来,说他晚上来接你回去。你先吃晚饭,过会儿教练来,先见个面。” “好的。”丁一正想验证一下自己在乒乓天地中的感悟,更要让自己的肢体形成独特的躯体记忆,这对今后从事其他运动影响深远。 他匆忙去吃晚饭,然后到乒乓场地,见一切都准备就绪。他将自己的球拍拿起,反过来正过去端详,在手中掂量,手指将其反复旋转,很快对球拍有了特别细致的感知。 不一会儿,李艳带着一个中年男子过来,丁一一眼就认出这位前国手,他看过这位的两场经典比赛,很棒的。他没等李艳介绍,迎上去就说:“王教练,我是丁一。您当年与老瓦的那场决斗我看过视频,实在精彩,您能来教我,我太高兴了。” 王教练很诧异,那的确是自己一辈子引为自豪的战例,但时过多年,现在能知道的人已不多,更何况眼前的小孩大约七八岁吧,他怎知道?“你认识我?” “这不就认识了吗?”丁一随口说出王教练何时进国家队,取得哪些成绩,有些王教练都已印象模糊了,他还如数家珍,这让王教练大生知遇之感:不管家长做了多少功课,这个小孩能这么随意说出,可见对自己仰慕是真诚的,要背都背不了这么自然。另外出了那么大的价钱请他,诚心,太诚心了。王教练心头一热,差点热泪盈眶。 “一定要把这小孩教好!”王教练发狠心了,他平息了一口气问:“你打过乒乓球吗?” “没有,刚买的第一块球拍。”丁一把拍子递给教练,教练看了看,皱眉说:“谁给你买的拍子?” “我自己选的底板、胶皮。”丁一回答。 “你的理由?”王教练确实有本事,他没有先评价这拍子的好差,只想知道这孩子对乒乓球有多少认识。 丁一就把自己在乒乓天地中的一些感悟说出来,特别强调他要充分发挥这拍子的特性将自己追求的风格打出来。 王教练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也觉有趣,感到他对乒乓球的喜爱,有研究,但毕竟是纸上谈兵,真正的运动光知道原理是不行的,要能实际运用出来才是正理。“你很有想法,我很喜欢你,让我先看看你的基本功吧。” “好!”丁一和王教练走上乒乓球台,教练拿出随身带来的球拍,又拿起手边一盆球中一个看了一下,再扫一眼盆中其他球,不禁咂舌:全都是正规比赛用球,土豪,土豪。再打量乒乓球台及灯光、挡板,甚至裁判席,所有布置均是国际比赛规格。这丁一是谁?哪有这么大的手笔?行家一眼,就看出很多隐藏信息。 “我还是第一次碰乒乓球,没感觉。”丁一第一个球就击飞,他有些惭愧。 “没事,凡事总有个熟悉过程。有我教你,你会进步很快的。”教练很耐心,他鼓励着丁一。 “嗯,我肯定会很快进步的。我今天就要把基本功练好。”丁一大吼。 教练吓了一跳:这么狂?转念一想小孩自我励志呢,值得鼓励:“加油,你能做到,丁一最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