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真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2/2页)
一但被记恨上,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因而快速一想下,他到底没有继续坚持要走,重新走上台阶并穿过了宫装妇人背后那道门。 天地良心,这可真不是什么小心机,小手段。 “到是能屈能伸!” 见得人终是进了门,宫装妇人反到高看一眼。 怎知下一秒就见到下一个登上台阶的男子,竟有样学样的开口道:“在下家中也有……” “滚!” 简直要气到发“笑”的她,再也忍不住脾气的送出了一个字,真是什么蠢货都敢跑来这里。 后边,刚刚跨过门户,还未彻底走入里间的胡让也在背后听到了这一出,差点直接乐出声。 怎么还有这种大聪明?就跟没带脑子出门一样。 且不说他根本没“演戏”,连着来这样一出,还指望能讨人好? 什么叫拙劣模仿,这或许就是。 不过他最终也没回头去看什么笑话,而是继续走下台阶,再拐过类似“照壁”的隔挡,便发现这里面好像跟外面的布置差不太多。 又有两道挂着门帘的宽大门户,两队人正排队依次进去。 但不似第一考有人近距离观察,这一关只有甲士驻守在外,至于进去之后会发生什么外面全然不得而知。 由此,胡让也只得耐心等待。 相对于第一考,其实能走进这里的人数一下就少了很多,可见第一关淘汰机率一点不低。 他本意不愿进,却偏偏不得不进,人生就是这样让人琢磨不透。 胡思乱想中,队伍前进速度好像一点不慢,一个接一个的进去,最后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没人再出来。 直到心下一直奇怪的胡让也越过门帘后,这才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三道呈现关闭状态的门。 同时,在这三道门右侧还有一条横向通道,不知通往何处。 左侧则是一个站立的年轻白衣男子,见他进来后,第一时间就轻言:“三道门中只有一道可入,迅速选择一道,通者进,不通者从右侧离开。” “……” 听明白了,三选一,这第二考是赌运气? 会不会太儿戏?直接赌运气,这考验真是认真的吗? 而且这一关他似乎有作弊的可能,通过精神力去探查三道门之后的情况。 只不过他并没有绝对把握不被发现,他虽特别,但实力暂时有限,天知道有没有什么陷阱等着他。 所以还是按规则赌个运气,没犹豫的选择了最右边那道门推开,结果…… 是通的,他顺利走了进去,就这么通过第二考。 明明有放弃之心,却偏偏一直运道加持,有种真实人生写照,想得而不得,不想得偏偏主动掉眼前。 如同此前他无比渴望成为修行者,奈何只有失望等他。 抛开这些感慨,胡让开始打量起进入之后的景象,又有门,不过这回只有一道敞开的大门,其后同样是“照壁”隔挡着。 不过这里面其他情况却不再一样,多出三排长桌,上有笔墨,此时正有很多人在上边奋笔疾书写着什么。 一侧,还有专门领取白纸之物的地方,以及一则提示,大意就是让应考者无主题随意发挥。 那么“三考”这一关,是准备考“文学”修养? 这还真不是他强项,五年以来,他也只学会这个世界的语言与文字而已。 似乎也没关系,本就有摆烂之意,结果第二考是赌运气这种玄学,想主观摆烂依然得靠运气。 现在好了,完全可以直接摆烂。 当然,为避免过于显眼,他不能交上去白纸一张,总得写点什么,还不能“侮辱”别人智商。 “要写点什么好?” 胡让认真考虑起这一点,直至冒出写一首诗的念头。 不对,是“借鉴”一首他家乡世界的诗。 那是“写”《静夜思》? 还是“写”《悯农》? 比较惭愧,在家乡世界他主要本职只是一个厨艺世家的继承人而已,不是研究古文诗词的爱好者,导致所知有限,只晓一些特别有名的诗词。 左想右想,胡让最终决定把《静夜思》与《悯农》一起写出来。 诗是好诗,就是不知这个世界的人会如何来看? 不多时,顺利去领到一张白纸,然后等了一段时间,又在一个侍女示意下轮到一个长桌空位。 展纸,研磨,他果断提笔写下了《静夜思》与《悯农》两首诗。 凑巧,他毛笔字写得不错,从小受家乡世界爷爷影响,一个厨子会一手不错毛笔字很合理吧? 胡让是真受爷爷影响颇深,若不然他大概率不会成为一个厨子,这不是当代年轻人的选择。 如今相隔两个不同世界,他真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月”已经不是家乡那个月,如果有一天他实力足够强大时,还能再回去吗? 思乡之情触动下,如此这般一个念头止不住的浮现。 良久,收回思绪,搁下毛笔,胡让拿着自己的“大作”去往了那道门前,那里有着四个审卷老者,颇有大家风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