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 知己 (第2/2页)
,阴大于阳,都是悖论。” 左羡梅当然见过太极八卦图,自然也知晓那图上阴阳果真平分秋色,并没有哪一边更多一些。 可这个现实,让她陷入了迷茫。 “难道……难道我看的那些书都是错的?” 徐若琳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将她拉过来,语气很是柔和。 “咱们女子有手有脚,便是不靠男人,就养不活自己吗?meimei可能不知道,jiejie来自于江南。在那边,人多地少,光靠种田养不活那么多人口。于是许多人就进了工坊,干活做工赚钱。许多人家,就连女子也要养家糊口。那些工坊里,女子缫丝、织布、搬运货物,一点都不男子差。” 左羡梅第一次听到这些,心驰目眩,左梦庚却叹道:“江南之经济,实在冠于天下。只可惜,创造的财富却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 徐若琳到底不能超脱时代。 “工坊劳作,只为赚钱而已,哪有什么大用?雅雅说,天下事,最重者莫过于农事。农事不兴,百姓无食,则天下大乱。这几年雅雅一直醉心农事,就是希望能让这天下,人人都吃饱饭。” 徐光启的历史功绩,自不必多说,但左梦庚并不看好。 “这些年的天灾,并非人力可以抗衡。这是地球进入了小冰河时期,气温下降,雨水分布不均,才导致的灾荒连绵,民不聊生。” 徐若琳不懂。 “小冰河时期?” 左梦庚也不是很懂,但还是能够说的清楚。 “我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光为地球带来能量。但是太阳产生的能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某一个时期太阳的活动会进入蛰伏期。这个时候,地球得到的能量不足,大地的气温就会降低,会更冷一些,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是这样吗?” 徐若琳听懂了。 “什么?大地围着太阳转?不是……不是太阳东升西落吗?” 左羡梅没听懂,反而吓的够呛。 徐若琳给她解释。 “meimei有所不知,我们脚下的大地并非是平坦的,而是一个巨大的圆球。这个圆球围绕太阳旋转,转一圈就是一年。” 左羡梅脸色煞白,实在是因为徐若琳说的东西太超出她的认知了。 “大地明明就是平的。再说了,如果……如果大地是圆球,那为何看不出来?还有,在圆球另一边的人,岂不是要掉下去了?” 徐若琳点头又摇头。 “大地确实是个圆球,郭居静爷爷说,在他的家乡,遥远的西方,一百多年前曾有人驾船绕着我们脚下的大地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至于圆球另一边的人为何不掉下去,那就不知道了。” 如今牛顿大爷还没有出生,万有引力还没有被发现,徐若琳当然说不清楚。 “因为我们脚下的大地存在一种引力,可以将所有的东西都吸附在大地上,所以大地另一端的人才不会掉落下去。” 好吧,左梦庚一开口,万有引力的版权换人了。 “引力?” 左羡梅难得跳脱,还抬脚踩了踩脚下的土地。 “为什么感受不到?” 左梦庚微微一笑,引证并不困难。 “你想想,我们向上跳起,为何最终会落回地面?树上的果实成熟了之后,为何也落到地上?射出去的箭,不管飞出去多远,最终都要落回地面。倘若脚下的大地没有引力的话,果实为何不飘向天空?射出去的箭为何不一直飞行?” 左羡梅当然想不明白。 “因为天在上、地在下,所以哥哥说的那些才会落在地上啊。” 左梦庚摇头失笑。 “上和下,都是相对的。许多时候,我们眼中的上或者下,换一个角度看,其实正好相反。” 徐若琳佐证。 “比如我坐在meimei的左边,可是对我来说,meimei却在我的右边。这就是相对,并非绝对。” 好吧,这种高深的辩证,实在超出了左羡梅的认知范畴。她的眼睛已经开始冒星星,估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中走出来。 徐若琳却看向左梦庚。 “我以为我懂的很多了,没想到,你懂的更多。” 左梦庚寻了个理由。 “临清四通八达,那些西洋传教士有不少从此处过,我和他们探讨过。” 明末的中国其实并不封闭,西方人多有出入。尤其是临清这种通衢要地,左梦庚这么说,徐若琳立刻便信了。 她似乎想到了什么。 “我在家里的时候,和人说起这些,每每他们都吓的够呛。就是家里的父兄,除了二哥外,总是斥责这些是歪理邪说,大逆不道。明明雅雅深谙其道,他们却不许我去学、去说。” 真是让人意外。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徐光启家中,竟对西方学说畏如蛇蝎。 那位老人,一定很孤单吧! 想到这些,左梦庚不禁对这个灵秀的女孩多了几分怜悯。 “没事,你懂的这些,其实才是至理。那些故步自封的人,才是愚不可及。” 徐若琳仔细地看着左梦庚,似乎要将他的模样牢牢刻在眼里。 “能和你多说说话,真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