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2.太极宇宙⑴ (第2/2页)
一些内容大致叙述了一遍。廖大伟说:“要以地球人民需要为最高目标,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尽心尽力履行使命。地球从行星文明向恒星文明过度,这个时期很重要。”米棣:“这是一个振荡时期,还要影响几代人。” 天井如同镜头,夜渐农,从镜头中仰望,如水的月光和满天的星星。廖大伟喝口茶,然后说:“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钱学森先生创建的‘思维(认知)’科学,体现了从工程技术、科学、哲学的不同层次的多学科、跨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他始终关注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可cao作性,面对科技与人文交融,自然与社会发展,他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复杂性科学的交叉融合基础上,为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OCGS)’,创造性地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并且作为思维科学的一项应用技术构思了‘综合集成研讨厅’。” 米棣:“思维科学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攀登计划进行了模拟研究,本世纪初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人—机结合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顺利完成。一九九二年钱老进一步把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从定性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加以扩展,把专家们和知识库信息系统、各种AI系统,几十亿次/秒的巨型计算机,像作战指挥演示厅那样组织起来,成为巨型‘人—机结合’的智能系统。 ‘组织’两字代表了逻辑、理性,而专家们和各种AI系统代表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非逻辑、非理性智能,所以这个‘厅’是二十一世纪的民主集中制工作厅,是辩证思维的体现!‘攀登计划’项目,充分利用专家集体智慧,并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把‘研讨厅’从‘大厅’扩展到了‘信息空间’,达到了钱老先生称为的‘智界’,从而构成了‘信息空间的综合集成研讨体系,实现了钱老先生的称为‘大成智慧’的涌现。” 廖大伟:“智能科技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人机耦合’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地球是0 型行星文明,智能科技已铺展到各个科技领域。人类这样的后(近)种族只要不作死,团结正面的星际种族,还有希望。” 米棣:“这次‘地球保卫战’,地球世界经过通力合作,整合能力日益加强;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一大段光阴来进行消磨。 刘慈欣在《三体》中说:‘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丛林法则,兽性是保证一个文明存在的基本需求。作为宇宙中拥有自我意识的落后智慧种族,会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灭亡吗?在大起大落的宇宙文明冲突中就这样挂掉吗?不得而知。无论是从萨伯哈根小说中衍生出的‘狂暴战士’理论,还是刘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则’,展现的都是黑暗的图景;当然,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开放性话题。写文章就是这样,一个框架,一个设定,围绕着展开,去阐述你的思想和理论。 史蒂芬霍金在牛津大学发表演讲时表达了一个观点,认为,‘人类只能在地球上再存活100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必须将势力范围延伸到其它星球,并提出了搜寻和殖民类地行星的目标’。 然而要想让人类前往外星球,并在外星球上定居;地球仍旧是人类的大本营,还离不开地球。人类面临的危险包括气候变化、超级火山爆发、核武器、小行星撞击、基因工程病毒等,这些都是来自天灾人祸。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外星种族殖民地球。 科幻《三体》宇宙构思是黑暗的构想!阿莫西夫在《神们自己》这本书里对平行宇宙的构想以及对人性的描写,看起来很让人绝望。《盲视》作为宇宙中可能唯一拥有自我意识的落后智慧种族,最终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灭亡。宇宙很强大,到处都是神,人类很弱,随时被灭,所以这是黑暗森林。 关于这个话题,能聊的话题很多,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现在,猎户座有些负面种族宇宙能量所剩不多,正在做着垂死挣扎;太阳系处于银河系人马臂和猎户臂之间的狭长地带,地球处在这样的宇宙环境中,势必要经历一些坎坷。 我们的文明在宇宙中还很低,正面和负面的星际高级文明都在对地球施加影响;而在地球这个小小星球上,几十个国家还在明争暗斗;为了资源,为了领土,为了民族宗教等战争不断,从古至今,这就是丛林法则。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战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无休止的战争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