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3、【读书一刻】历史的教训:应当用人性和慈善引导人类的发展标题章节 (第2/2页)
生变化。 相形之下,西欧人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一个落后的边缘地区在从一个历史时期到另一个历史时期的转变中居领先地位,这在人类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人类学家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在一个世界不断加速变革的时期,适应能力对个人和民族的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人类正面临“如何从聪明转变为明智”的新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的上卷于1970年在美国出版,下卷问世于1971年,成为全球许多知名高校的世界史选读教材。至今,《全球通史》出到了第7个版本,时间写到苏联解体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新版本是一本面向21世纪的版本。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新世纪需要新史学。 在《全球通史》(第7版)的结尾,斯塔夫里阿诺斯意味深长地分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未来的影响。他分析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伴而来的是多项技术突破,这几项技术突破是如此重大,其意义是如此深远,为此人们把它们归类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了核能、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革命、航天科学、基因工程、新的农业革命。他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致它不仅给地球上的居民留下了美好的深刻印象,也给地球这个星球留下了伤痕般的印记。 首先,这是一种生态上的影响。即使是在人口相对稀少、十分富裕的美国,生态影响也让人震惊——为从内布拉斯加到得克萨斯潘汉多的大草原提供灌溉水的巨大的奥格拉拉地下蓄水层枯竭了;加利福尼亚的牧场和长岛的马铃薯地变成了住宅区;西北部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可怕的是,生态困境正在世界许多国家发展和蔓延。 其次,对种族关系的影响。食品产量的提高和卫生技术的改进,使不发达国家的死亡率急剧下降,但出生率仍居高不下。现在,第三世界的人口增长是发达世界的两倍,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移民潮正在出现。 再其次,对战争的影响。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直接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战时军事突破英国的雷达、美国的原子弹、德国的弹道导弹和美国的电子计算机。冷战时期美苏军备竞赛的结果是积累形成了一个全球大军火库,一旦失控,足以导致人类毁灭。这就是爱因斯坦警告的,我们正面临着新的“思维方式”或“空前的大灾难”之间的选择。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作出了上述警告之后,于2004年在美国去世。去世前,他再次告诫读者,迄今为止,人类已利用其卓越的智力主宰了环境,从而获得了自己目前在地球上的首要地位。但是,随着当今世界范围的社会与环境的退化,人类现在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一挑战要求他们从聪明的灵长类转化为明智的人类——即从聪明转变为明智。他在赞美通过科学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强调这种追求需要用“人性和慈善”来加以引导。他引用培根的话说,这种追求不应该是“为了自得其乐、争强好胜、高人一等、追逐名利、争夺权位,或其他任何类似的卑微目的,而应当是为了改善生活”。 ———————————————————————————————— 附录: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BJ大学出版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