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塔,集腋成裘_108、【回望历史】历朝历代亡国后妃们悲惨屈辱的下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8、【回望历史】历朝历代亡国后妃们悲惨屈辱的下场 (第3/4页)

是放声痛哭,大骂李煜之声远播于墙外。李煜只会一首又一首地填写思念故国的词曲,那篇著名的《虞美人》,对故国无尽的思恋引得赵皇帝勃然大怒,认为李煜再也不能留在世上,就立即将他毒死。李煜下葬不久,拒绝入宫的小周后自殺身亡。

    面对胜利者居高临下、挑衅侮辱性的发问,面对死亡威胁,如何回答,能否勇敢面对,那是对昨日后妃的智商和骨质含钙量的最好检测。说真的,有些后妃的回答大义凛然,如金石掷地有声,不容辩驳,真让曾经的帝王相形见绌。以五代前、后蜀两位后妃为例:公元925年,后唐庄宗伐蜀,前蜀后主王衍投降,后唐受降,允以蜀主不死。可就在押解俘虏进京途中,唐帝突然改变主意,令人去诛杀全部俘虏。虽有宅心仁义的唐枢密使张居翰改一字(将“王衍一行”改为“王衍一家”)而救上千人性命的善行,王衍一家被诛杀却无人能救。王衍的母亲徐氏将要被杀时大声说:“我的儿子以一个国家迎降还免不了诛灭全家,你们背信弃义,我断定你们也要遭受这种灾难的!”徐氏以国家信义这个立国之本责问胜者,并断言背信弃义的国家不会有好下场。事实很快就验证了徐氏的预言,仅仅过了十年,后唐即被同样不讲诚信、且是唐主女婿的石敬瑭所灭,末帝李从珂及太后和后妃们被迫自焚而死。

    后蜀君主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答宋太祖赵匡胤之问,流传甚广,堪称典型。公元964年,宋发兵击后蜀,蜀军不堪一击,孟昶请降,花蕊夫人作为战俘,与孟昶一起被押解进京。第一次召见,宋太祖竟厉声指责花蕊夫人道:“人说女色是亡国祸水,你倚仗美貌,使孟昶荒于游乐,败了国家,该当何罪?”花蕊夫人面无惧色,坦然陈辞:“做君主的大权在握,不能悉理朝政,强军保国,自己迷恋声色,却将罪名加到宫妃身上,是什么道理?”当场索要纸笔,题诗曰: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述亡国诗》悲愤婉转,不亢不卑,表达了一个有气节的亡国之女深沉的悲哀。花蕊夫人赢了理,却“输”了人,赵皇帝将她据为己有,就像山大王强夺民妇做压寨夫人一样。逾七日,孟昶暴卒,花蕊夫人悲痛欲绝,在宫中挂上孟昶的像,表示怀念。后被赵光义一箭射死,花蕊夫人香消玉殒,她的诗句却成了永恒。

    可与花蕊夫人答赵皇帝媲美的是黃巢妾答唐僖宗问。公元880年,前方派遣使臣进献黄巢和他家人的头颅以及他的众妾,被黃巢们逼得逃亡四川避难的唐僖宗终于逮着高唱“形势大好”的机会,他亲临成都大玄楼出席庄重的接受仪式。僖宗李儇兴致很高,要秀一把,便从政治高度责问黄巢的众妾:“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其居首者对曰:“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人争与之酒,其余皆悲怖昏醉,居首者独不饮不泣,至于就刑,神色肃然。好一个黃巢妾,面对官家咄咄逼人、责以国恩大义的质问,义正辞严,驳得李皇帝哑口无言。黄巢,站在政F立场说是叛贼;站在人民立场看,则是Z反英雄。他正经八百地称过大齐皇帝,他的姬妾自然也算后妃一族。

    第二,被杀的后妃。兹举两例:朱温为了称帝,决定灭了唐昭宗。公元904年秋,昭宗正在皇宫安歇,朱温派杀手率一百多人深夜进宫,谎称有急事相奏,欲面见皇帝。昭宗的妃子见来人众多,犹豫中推迟禀报了片刻,立即被杀死。杀手闯入宫内,见到昭仪李渐荣,问皇帝何在。李渐荣大声说:“宁可杀了我们也不能伤害皇帝!”昭宗被杀,昭仪李渐荣为了保护昭宗,伏在昭宗身上,也被杀害。翌日,宰相又假称昭宗何皇后令,宣布昭宗为宫人所害,皇子继位。哀帝尊何皇后为皇太后。朱温正式称帝后,杀何太后于积善宫,并废为庶人。

    王淑妃,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妃,长相美艳,号“花见羞”。国亡时凭密藏躲过一死,后欲出家为尼,被拒绝。及后汉,曾是后唐将领、做了后汉皇帝的刘知远要杀王淑妃母子。王氏临死前,大声说:“吾家母子何罪?何不留吾儿,使每岁寒食持一盂饭洒明宗坟上。”在场的人听了,一个个都很伤心。王淑妃的无罪辩护,是在对牛弹琴——皇上要杀头便是你有罪的证据;想以留下儿子可以祭奠他父亲(也是刘皇帝昨日的主子)这种孝道亲情来感动皇帝,也注定落空,别人都听得涕不可仰,唯独官家无动于衷。无辜的王淑妃死了,她为挽救儿子生命所表现出的母爱,依然伟大而感人。

    第三,由皇太后变为公主。公主是皇帝的女儿,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尽管说“皇帝女儿不愁嫁”,身份极高贵,但女人好像还是更喜欢当皇后。北魏就有一公主,公然鼓动自己的丈夫反叛夺权。事败,法官问她何以谋反,她说:“当公主有啥意思,当皇后才过瘾!”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杨丽华,却经历了由皇后而公主的身份置换。杨丽华系杨坚长女,由太子妃而皇后,顺理成章。宣帝崩,静帝尊杨皇后为皇太后。女婿死未逾三载,杨坚称帝,取天下于孤儿寡母之手。这个“寡母”正是周室皇太后、杨坚自己的女儿。既已改朝换代,再称杨丽华为皇太后就不成体统,隋文帝改封杨丽华为乐平公主。由“皇太后”那么老气的称呼回归为“公主”,一个早上又变嫩了。杨丽华居然不买老爹的账,把送上门的公主金印都扔了出来。杨坚想让女儿改嫁,不从。大业五年(609年),这位颇有个性的亡国皇后逝于河西,时年四十九岁。

    第四,再嫁的后妃。可分两种,一是“下嫁”,由后妃变成官员妻;一是“平调”,嫁给另一君王仍做后妃。

    北魏孝武帝元修和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皇后高氏姐妹,就是国亡后嫁于他人为妻的。姐俩人生悲剧的总策划总导演是她们的父亲高欢。高欢是曹阿瞒式的权臣jianian雄,可玩弄皇帝于股掌之间。

    元修是北魏王朝最后一任帝王。为了控制元修进而控制北魏朝政,高欢就让元修将自己年约十八岁的大女儿纳为皇后。元修不甘于当傀儡皇帝,于公元534年亲率军兵离开京师洛阳,投奔既为大丞相又是妹夫的宇文泰,去了长安。未几,元修即被宇文泰杀害。刚满二十岁就守空床、遭遗弃的高皇后,当然不愿为薄情寡义的元修守节。看着成天以泪洗面、悒郁愁苦的女儿,高欢再度做主,将女儿嫁给献文帝拓跋弘的曾孙、彭城王元韶为王妃。不久,她的弟弟高洋称帝,元韶变成了新王朝的皇亲、皇上的姐夫。不过,让高氏想不到的是,高洋这个大恶棍根本不念手足情,无端欺负“性行温裕”的姐夫元韶,致其活活饿死。本想平静度日的高氏,再度成了寡妇。

    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在高欢的摆布下,成了东魏的孝静帝。元善见的皇后是高欢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