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章 击球赌三川 (第1/1页)
唐僖宗担心逼反富户、胡商,于是又收回了让富户、胡商拿出一半的货财借给朝廷的命令。 三月,京师长安大明宫内。 田令孜担忧的想到:关东群盗势力越来越大,我得早做打算才行。当年玄宗为避安禄山之乱躲入蜀中,若群盗危及长安,我也可携陛下入蜀,那么三川便要掌握在我手中才行。 三川即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和山南西道,三川中剑南西川最为富庶,剑南东川和山南西道则为剑南西川屏障。 于是田令孜便向唐僖宗进言道:“如今群盗蜂起,陛下应早做打算,左金吾大将军陈敬瑄及左神策大将军杨师立、牛勖、罗元杲(gǎo)忠心可鉴,宜镇守三川。” 唐僖宗深以为然,不过他疑惑的问道:“三川只需三人镇守,阿父怎么举荐了四人?” 杨师立、牛勖、罗元杲(gǎo)皆是田令孜心腹,田令孜也不好决定由谁镇守三川,于是他便准备将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唐僖宗。 “还请陛下决定由谁镇守三川。”田令孜拱手说道。 唐僖宗皱眉沉思了起来,突然便想到了一个办法。 “可令陈敬瑄、杨师立、牛勖、罗元杲击球,以胜负定三川节度使归属。”唐僖宗兴奋地说道。 “陛下圣明。”田令孜恭维道。 三月十七,大明宫清思殿前广场上。 唐僖宗命陈敬瑄、杨师立、牛勖、罗元杲四人进行马球比赛,得第一筹者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得第二、第三筹者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 陈敬瑄、杨师立、牛勖、罗元杲四人随即开始了马球比赛,由于陈敬瑄是田令孜的兄长,因此杨师立、牛勖和罗元杲都放了水,让陈敬瑄夺得了头筹。 随后,杨师立、牛勖、罗元杲三人经过角逐,最终杨师立和牛勖分别夺得了第二筹和第三筹。 比赛结束后,唐僖宗便诏以陈敬瑄取代崔安潜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次日,田令孜向唐僖宗进言道:“陛下,康传圭既死,河东兵益骄,当以宰相镇之,使自择参佐。” 唐僖宗觉得田令孜说的有道理,于是便问道:“当以哪位宰相镇之?” “门侍郎、同平章事郑从谠貌温而气劲,多谋而善断,宜充河东节度使。”田令孜答道。 于是,唐僖宗便诏以郑从谠为同平章事、充河东节度使,使自择参佐。 随后,郑从谠奏以长安令王调为节度副使,前后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刘崇龟为节度判官,前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赵崇为观察判官,前进士刘崇鲁为推官。 唐僖宗同意了郑从谠的奏请,由于郑从谠所选参佐皆为名士,时人便称之为“小朝廷”。 河东太原晋阳。 自张彦球之乱后,每日都有杀掠发生,郑从谠上任后,每次只要有将士想作恶,郑从谠都能事先察觉,将其诛杀,使得jianian猾之人极其恐惧。 郑从谠对心存善念的乱军则予以慰抚,使其没有疑惧。 郑从谠知道张彦球有方略,百井之变也并非出自其本心,于是便只诛杀了百井之变中最先带头作乱的人,并对张彦球进行慰抚劝说,还予以兵权重任。 自此,河东军便安定了下来。 张彦球对郑从谠心怀感激,因而竭尽死力,尽为郑从谠所用。 京师长安。 宰相卢携向唐僖宗奏请道:“陛下,淮南节度使高骈遣其将张璘等击黄巢屡捷,宜以高骈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 于是,唐僖宗便诏以高骈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 淮南扬州。 高骈传檄征天下兵,广为召募,得土、客之兵共七万,顿时威望大振。 安南。 安南军乱,节度使曾衮出城避难,于是戍守邕管的诸道兵纷纷擅自归乡。 夏,四月十四,京师长安大明宫内。 唐僖宗以太仆卿李琢为蔚朔等州招讨都统、行营节度使。 宣歙。 高骈部将张璘渡江攻打齐军将领王重霸,王重霸降,张璘又率军赴两浙。 两浙。 张璘屡破齐军,黄巢退保江西饶州,黄巢别将常宏率其众数万降。 江西饶州。 张璘率军攻克鄱阳,黄巢率军东进。 京师长安大明宫内。 江、淮诸军屡奏破贼,宰相以下百官纷纷上表祝贺,唐僖宗大喜。 然而,齐军虽然屡屡受挫,但并未受到重挫,依然声势浩大,江、淮诸军所上捷报皆夸大其词。 唐僖宗又以李琢为蔚朔节度使,仍充都统;杨师立为东川节度使;牛勖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罗元杲为河阳节度使;诸葛爽为北面行营副招讨。 荆南江陵府。 宋浩禁止军士砍伐城内街上的槐柳树,段彦所部士卒违反了禁令,于是宋浩便下令杖责违反禁令的士卒。 段彦本就对屈居于宋浩之下而感到耻辱,宋浩责罚他的部下,便将他彻底的激怒了。 于是,段彦挟刃驰入安抚使府,杀死了宋浩以及宋浩的两个儿子。 京师长安。 朝廷以段彦为朗州刺史;以工部侍郎郑绍业为荆南节度使。 五月初四,朝廷以诸葛爽为振武军节度使;征振武军节度使吴师泰为金吾大将军。 关内道安北都护府。 在吴师泰的劝说下,振武军民上表留其为节度使。 河南兖州。 刘汉宏势力越来越大,于是便开始侵掠兖、宋。 五月十一,京师长安。 朝廷征东方诸道兵讨刘汉宏。 江西。 黄巢屯军于信州,军中突然爆发瘟疫,士卒大多病死。 张璘得知齐军的情况后急忙率军出击,黄巢便以重金贿赂张璘,并且致书高骈请降,求保奏。 淮南扬州节度使府内。 高骈看了黄巢的书信后不禁想到:我可以将黄巢骗来淮南,如此便可将其擒获。 于是,高骈便假意答应帮黄巢上表求节度使节钺。 此时,昭义、感化、义武等军都已抵达淮南,高骈不想被诸道兵分功,于是便上奏称:“贼不日当平,不烦诸道兵,请悉遣归。” 京师长安。 朝廷诏令昭义、感化、义武等军悉归本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