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揭开密函黑火之谜 (第3/3页)
地将艾仕成与高岗山义军准备夺取高岗城的计划悄声道来,末了,他转首看向焦玉:“……焦玉在此城中求学、居住久已,对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我若想成事,少不了需要他的帮助。” 焦玉在听到马羽里应外合的夺城计划之时,本就觉得有些出乎意料,而听到夺城居然还需要自己的帮助,更是忍不住满脸错愕,他伸手指了指自己:“我?”又转头看向止止道人,却见他轻抚长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若是义军真能攻下此城,倒的确不失为反攻的开始。” 接着只见他转头对上了焦玉的视线,轻声叮嘱:“你拜入我门下已久,当知我意,如今义军式微,实非我所愿也,既然反击之日就在眼前,你大可鼎力助之!你那些发明,需勤加修改,假以时日,也该派上用场。” 焦玉久经止止道人的熏陶,对当今暴虐于民的元邦朝廷也是不满,再加上师命难违,且求助于他的还是他多年挚友、情同手足的马羽,对于相助义军之事自然是没有半点抵触的心理,当即就在马羽满脸喜悦的神情中恭然应诺。 接着他见止止道人脚步缓缓向着小屋外走去,似乎有出门的打算,忍不住好奇问道:“师父可是要出门云游?” 止止道人在门边停下步伐,抬头远望着城中欲散而未散的厚重积雪,目光出神地摇了摇头:“我此行非是为了云游,义军劫走朝廷的一批燧石,拓跋戍遣军屠村却没有收获,马羽父亲密函之中亦是语焉不详,那批燧石至今仍是下落不明!那批燧石无论落入谁的手中,都将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我需得亲自走一趟。” 马羽闻言沉默不语,他知道止止道人口中的燧石并非是普通的燧石,而是那制造那诡异的“黑火种子”原料,但父亲身亡前并未说起过任何关于“燧石”之事,马羽对那批“燧石”的下落也是毫不知情,且止止道人又对“燧石”究竟有何异样三缄其口,马羽对此更是一知半解,干脆默不作声。 止止道人话音落下,却见他猛一挥衣袍,带起一道劲风,吹得门前屋外的积雪纷飞而起,漫天飞扬,唯美且壮观!而止止道人的身形竟似乎就这么直接隐入雪中,消融不见。 这神乎其神的一手,看得马羽合不拢嘴,惊呼出声! 即使他的师父文刚在身法上的造诣无人能敌,灵动得rou眼几乎难以寻其踪迹,可与眼前这位止止道人直接隐匿于雪中的神技比起来,却依旧是逊色些许。 马羽和止止道人今日只是初见,但已是数次震惊于其能,心里禁不住冒出这么一个想法:“这位止止道人,究竟是何神人?” 他目瞪口呆地转过头,却见焦玉一脸淡然,早已习以为常。 上次见面时马羽还没来得及询问,此刻出中的疑惑再度浮现:“焦玉,我与你自幼相识,至今已有多年,从未听你说起你竟识得止止道人,你又是何时拜他为师的?” 焦玉闻言轻笑,却是说起二人儿时的一件趣事来:“你可还记得幼时我逃出书院,与你在山林间闲游,竟偶然遇见林中一人浑身华彩之光?” 马羽当然记得,那时二人不过总角之龄,正是贪玩的时候,焦玉无心读书,便逃出了书院,与马羽在山林间游玩,遇上鬼枭,一时迷失了方向,正慌张之时,却遇到一个人站立林中石顶,身上还冒出七彩色的光芒,解于困局。 说起此事,马羽不禁莞尔失笑,继又困惑,为何焦玉会突然旧事重提,莫非当时那个浑身彩光之人,就是止止道人? 果然,接着便听焦玉说道:“你亦知我陋习,那日我虽仓皇逃命,然而事后回想,却终究好奇为何那人能身披彩光,疑惑萦绕在心,致使我终日茶不思饭不想,以至于夜不能眠。于是乎我终究是难以抑制好奇心,在备受多日煎熬之后,再度上山,寻得当日之人,一路寻之,方知其为止止道人!止止道人说与我有缘,我甘愿拜他为师,时至今日。” 听了焦玉的拜师历程,马羽不由地啧啧有声,当时他与焦玉一同上山,却只有焦玉拜入止止道人门下,不得不说真是时命也! 解释过拜师事宜,焦玉再走回桌前,拿起之前马羽让他修理好的神翼镖,再细细观察。 相比之前的神翼镖早已是破烂不堪,其上密密麻麻地满布着蛛网般的刀痕,刀痕虽深浅不一、大小不同,却是刀刀见血,雨点般的血迹冲刷不去,只是看着,焦玉都觉得心惊rou跳、冷汗涔涔,足以见得当时马羽所面对的环境之危险。 焦玉深吸几口气,平复一下心情,开始开始反复试验神翼镖的机关,同时嘴里也不停息地问道:“你说要里应外合配合义军夺城,是个怎么里应外合之法?又需要我如何配合于你?” 说起正事,马羽也随即正色,沉吟片刻,捏着下巴皱眉道:“二计也。先杀城中守将,以乱守军之军心,而后在城中引火生乱、散播义军谣言,以乱百姓之民心!刺杀守将,应是不难,但后者却无法肯定,毕竟高岗城乃是拓跋戍久治之地,城中百姓是否偏心与他尚不可知,我对此拿捏不准,需得问问你的建议。” 却见焦玉灿然一笑:“此事你大可不必担心,拓跋戍暴虐治民、放任手下兵将、城中豪强鱼rou百姓,城中百姓皆是有苦难言,渴望义军久矣!若得知义军围城的消息,定是从者如云!” 马羽闻言,这才松了口气,与焦玉对视而笑:“既然如此,此计定然能成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