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席道全_15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5、 (第1/1页)

    再说泰安公子在常安,那日子就没这么自在了,虽然他自称秦王,还有着华丽的内宫,美人如云。

    俗话说:好汉难过正二月。

    象胡家坳,到了三四月,大地复苏后,在这天然的小盆地里,人们是怎么也饿不死了。

    而西北不同啊,如果遇上前一年冬秋大旱,蝗灾又接踵而来,那不要等到来年正二月,人们就饿得肚皮咕咕叫。

    正二月里,好汉都得饿死,抢都没粮可抢。

    这到了四月天,常安城外还是衰草连天,一个春季快完了,一无春雪二无雹,三无春露四无雨。

    那白楼占驻了贺兰寨,正是住在火山上啊,四里八乡,再无粮可抢,连人都见不到几个了。

    白楼无奈,领着上万军兵,直接到常安来了,来向泰安公子借粮。

    自古打城借粮,天经地义。

    打赢了就借,打不赢就亡。

    高陵境交出南师、北师的兵符后,泰安公子自掌了北师,又从南师调出多路军兵,分散到各处戍边,剩下的部分,仍称为南师,由南宫瑨统领。

    白楼来借粮,泰安公子命南宫瑨率南师出玉门迎敌。

    南宫家银子能填满山壑,泰安公子命你去截敌,那没得粮馆出,得自己拿银子去南方买来粮草。

    南宫家出于无奈,从南方调运来稻米,送往南宫瑨军中。

    半路上,遭遇到晋师的截击,稻米尽失。

    这些稻米都是从楚国收购来的。

    南宫家要楚国赔付粮食,没人鸟他;再到楚国来购买时,不卖给他了。

    南宫瑨统率南师,还没赶到玉门,就遭到了白楼来势汹汹的袭击,南宫瑨大败,南师溃不成军,没死的四散奔逃。

    南宫瑨只身逃往秦都北部山(应叫晋都北部山了),那里是他的据点,里面还有二三千军兵。

    白楼很快就打到了常安。

    泰安公子一面慌忙迎敌,一面向陈国和宋国求援粮食。

    陈国支援泰安公子1000担粮食,但必须泰安公子自己来领取,陈国不送。

    宋国说自己粮食也不足,实在是要的话,拿银子来,可以卖3000担给泰安公子,价格是上一年的三倍。

    泰安公子调北师回援常安,但是,北师的军兵听说常安无粮,人都饿死了不少,南师因为无粮出征,战的战死,逃的逃散,所以,他们不情愿来,慢吞吞的,行动十分迟缓。

    但白楼的军兵,听白楼说打进城去,就有粮吃,那打城打得很急的,各种土炮洋炮一齐招呼。

    泰安公子无奈得很,就近到三原陵区借粮借兵,却得到高陵家的一封回电:

    到周王室陵区借粮,匪贼都知道不可为,大王孰与匪贼,反倒还不如吗?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句子要精练得多。

    不但没粮借给你,还要教训教训你。

    泰安公子见了,气得跳脚。

    是的嘛,土匪盗贼都知道遵重周王室,不会到陵区来借粮,你自称秦君,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泰安公子又气又急,实在是没法子,只得喊话白楼,要求停战。

    白楼说,没有粮食,说什么都是白说,先打破了城墙再说。

    泰安公子说他向陈国借了1000担粮,只要去运过来。

    白楼说,你先从城内弄点粮出来给弟兄们吃了,放你一队人出去运粮,不然,还是攻城为上。

    泰安公子心生一计:放些粮食出城,白楼的军兵饿急了,必然会争抢,失去斗志。

    再放一队人出去,到陈国借粮,借到粮后,北师自会快速赶来增援,然后里外合击,白楼必败。

    想好后,泰安公子答应白楼放粮,又说城内粮食也极少,一点点残存,还要一户一户的去收集。先将宫内的200斤粮放出来,等收集了粮,马上补给他们。

    白楼听说给粮,只叫他快点拿出来。

    果然,只得到200斤麦粒。200斤怎么够他一万军兵吃,军士们饿的不行,争抢着生吃。

    泰安公子派一队人,开了几台货车,去陈国运那1000担粮食。

    白楼见这点麦子引起了军兵争抢,忙命军士继续开炮,他说再开几炮,又会有粮食送出来。

    军士们猛烈的开炮。

    南城的外墙被炸垮。

    泰安公子被困在城内,城内虽有一万五千士兵,可是抵挡不了白楼的疯狂进攻。城外又无援兵。

    泰安公子再次喊话白楼,说又收集了一些粮食,马上给出来,又说,只要停战,借来的1000担粮食,分一半给白楼。

    接着又扔下城几袋麦子,约有四五百斤。

    加上之前的200斤,每人一两还不够。

    白楼说1000担粮食,至少要800担,否则继续打。

    白楼就在城外打打停停,泰安公子就在城内时不时的弄点吃的扔下城。

    拖了几日,忽然有人来向白楼报告:有人来了,带的几货车粮食。

    白楼听说粮食终于来了,领着军兵前去,全命夺了,开回贺兰寨去。

    常安暂时是解了围,泰安公子却仍然急。

    因为城内也缺粮,很多百姓家喝粥已经喝了一个多月了。

    宫内虽然还有粮,但那一万多军兵吃什么?如果把他们饿急了,知道宫中还有粮吃,会不会……

    泰安公子又心生一计:只能将军兵放出城去,让他们自己去三原陵区找吃的。

    秦安公子将城中一万五千军兵分为三个营阵,每个营阵5000人,轮流着放出城去。

    第一个营阵出城,走了一天多,来到三原,这些军兵在路上就想好了:

    到三原有吃有住,就不回常安去了。

    三原的高陵家,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让护陵军伏击了这5000人。

    泰安公子以为北师与南师的兵符交出来了,高陵家就没有兵了。他不知军,陵区的男子,人人皆是护陵军。

    这5000人中,有少部分就是当年高陵境从陵区带出去的,他们要么投降,要么就走散,直接走回到老家。

    5000军兵一去不复返,泰安公子不敢再放城内那一万军兵出城了。

    城内情势,一度万分紧张。

    幸好接下来连下了几场雨,不少百姓四出挖野菜根煮汤喝。

    乡民们开始种豆种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