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九:建立锦衣卫的想法 (第1/1页)
一个月之后。有消息从沛县快马加鞭的传了回来。 拱卫司派人回来,把调查到的所有资料都汇报给了朱元璋。 “陛下。”朱元璋放下手里的奏折,看着跪在地上,拱卫司的人。 他眼中带着一丝期待。“如何?可都调查清楚了?” “是,陛下!”地上的人回禀道。 朱元璋满意的点头说道:“起来吧。” “将顾北的事一一告诉朕。” 拱卫司的人站起身来。拱手道:“谢陛下。” 然后他接着说道:“一个月前,首领带着我们拱卫司的人到了沛县,经过调查,发现原来的沛县县令顾北,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 “可是,在洪武三年的时候。” “顾北突然像是神灵显灵了,全身上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从一个只会卖草席的穷苦小子,竟然逮住了机会,碰巧遇到了当时县令家的仆人出来买草席,又跟人套上了近乎。” “后来顾北过人的学识,还有他各种新奇的见闻,让他一举成为了当时县令家的主簿。” 听到这里朱元璋也是有些惊叹。 真没想到,顾北竟然还有一段这样的过往。 从一个草根百姓逆袭。 要不是知道这个人是真的,还以为是在编故事呢。 “那后来呢?”朱元璋紧接着又问。 拱卫司的人回答道:“回陛下,然后就到了洪武五年,顾北成为了沛县的县令。” “那原来的县令去了何处?”朱元璋问道。 “原沛县县令郑峰,那时候已经升官了,成为了徐州知府。” “而郑峰在上任之前,直接推举了他最看好的顾北,继承沛县县令。” 听到这里。朱元璋也回忆起了洪武五年的时候,确实是在新徐州知府上任之前,就上奏自己,说是要举荐一个有才能的人担任下一任的县令。 当时,朱元璋知道郑峰为人正直,从未有过任何不好的黑历史。 就没有调查顾北这个人。 毕竟只是个县令,就直接的同意了。 随即朱元璋又想到了什么。 他喃喃自语的说道:“之前在顾北家里,他当着朕的面,理直气壮的说自己卖官,因为他上面有人。” “指的应该就是这个郑峰了。” 他这话说完,站在他面前的拱卫司的人却是吓得冷汗直流。 心想,这个沛县的县令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卖官,不知道陛下最讨厌的就是贪官吗? 可是为什么顾北到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按理说,陛下难道不应该一刀砍了那个顾北吗? 还没想通这些,他又听到朱元璋继续问道:“那沛县的经济状况呢?” “沛县每年上缴给朝廷的税收,跟其他县的比起来如何?” 对于沛县的税收,朱元璋还是抱有期待的。 毕竟他是亲自的看过了当地的景象。 那样繁华的地方,应该是整个大明最富有的县了。 朱元璋心想,那沛县每年上缴的银子,还不比别的县多好几倍啊? 但是拱卫司的人回答他的话,却让他意料不到。 “陛下,属下从户部查到沛县这几年来的上税情况,也就比别的县要高一点点。” 朱元璋愣了一下:“一点点?具体呢?” “每年就比别的县多几十两银子。” “但是每年沛县上缴的税也在增加。” “从顾北上任之后的第一年,比邻县多了二两银子。第二年五十两、第三年七十两。” “去年的税比邻县多了一百两了。” 这话说完,朱元璋整个人都狠狠地愣住了。 一张脸唰的一下拉了下来。 黑成了锅底。 凭借上次走访来看,沛县那么富庶的地方,怎么可能只比其他县多交一点点的税?? 那中间的税呢??都去了哪里!! 朱元璋气得在书房里走来走去。 不过他也没有着急下定论,而是继续的问着拱卫司的人。 “你们还调查到了什么?” 拱卫司的人摇了摇头:“回陛下,没有了。” 朱元璋的脚步一停。 转过身来的看着他,一副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 “就没了???” “你们这么多人去调查,就只查到了这些?” 拱卫司的人一看情况不对劲。 连忙的就跪了下来。 “陛下恕罪,臣等无能!!” 朱元璋哪能不生气? 他派去的拱卫司的人专门调查回来的结果,竟然还没有自己在沛县停留几日多。 这把朱元璋气得。 “都是一群废物!!!” 拱卫司的人瑟瑟发抖:“属下知错!请陛下息怒!!” “你除了会说这两句话,你还能告诉朕什么!” 朱元璋怒火起来了。 直接抓起桌子上的奏折,就朝着拱卫司的人脑袋上砸过去。 “朕要你们有何用!” “朕当初在沛县的时候,看到那里的农田里种满了庄稼,百姓们丰衣足食,还有各种各样的作坊......” “甚至连一个客栈的店小二一个月有六两工钱,朕都知道!” “你们呢?去了那么久的时间,给朕查到的就这么点消息?” 听到这里,拱卫司的人已经开始害怕自己脑袋要不保了。 吓得连忙磕头。 “陛下饶命啊!!!” 朱元璋气得一脚踹在了那人的身上。 怒骂道:“给朕滚出去!!!” 拱卫司的人一听。 激动的连忙就磕头:“谢陛下!谢陛下!!” 一边磕头一边滚了出去。 ... 过了许久,朱元璋的怒气消了些之后。 他坐回了椅子上,又开始考虑起来刚才的事情。 拱卫司的人,以前的本职工作就是保护皇室的安全。 他们也没有什么调查的经验。 所以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现在拱卫司的能力,已经不够替他办事了。 朱元璋摸着下巴,揣摩的说道:“看来,朕有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探子机构,能够为朕打听朕想知道的所有事。” 他想了想。 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越想越不错。 不仅是为了这次顾北的事情,以后如果调查其他的大臣也都方便多了。 他拿起毛笔。 思量了片刻之后,在宣纸上写下了三个字。 锦衣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