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王爷被迫营业_第七百六十三章藏污纳垢大相国寺(一万字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三章藏污纳垢大相国寺(一万字章!) (第3/6页)

 王怀恩立即道:

    “来这汴京后陛下您都很久没有休息了,咱以前在云州郡,那您是天天的喝茶看戏好不快活,但自从来了这云州郡之后,皇爷您整天的就闷在皇宫里忙碌正事,一点儿都不像您了。”

    “这样不好吗?朕现在可是皇帝,这普天之下地位最高的人,就连你,别以为朕不知道哈,如今宫里的那些个小太监都开始叫你老祖宗了。

    就是这外朝的朝臣,哪怕就是章相,不都得喊你一声王公公?

    这要还是在云州郡,你可没这地位。”

    王怀恩却不以为意道:“回皇爷,这些都是虚的,奴婢只想看到皇爷每天开开心心的,咱在云州郡自由自在的,当不当这老祖宗也没啥,只要能陪在皇爷身边就行了!”

    赵俊哑然失笑,拿手点了点王怀恩道:

    “你呀!你呀!你这话要是传出去,你就妥妥的一个jianian佞宦官你知道不?”

    “皇爷让奴婢当jianian佞宦官,奴婢就是jianian佞宦官!”

    这一刻,赵俊忽然明白了前世历史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皇帝明明知道他们的贴身太监不是个好玩意儿,却依然宠爱有加了。

    就这样的,搁谁谁不迷糊啊!

    笑了笑赵俊没有再多说什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随手漫不经心的拿起桌上的糕点吃着,一边看着外面的热闹街景,享受起了难得的宁静。

    华灯初上,汴京城最大的两处夜市之一的马行街夜市逐渐展露出它的真容。

    随着天色暗淡,数之不清的灯笼被逐一点燃。

    整个马行街就像是苏醒了一般,一片一片的亮了起来,眨眼的功夫刚刚还有些昏暗的街市就变得灯火通明。

    哪怕就是街边的小摊都在摊位旁边挂起了两盏明晃晃的灯笼。

    橘红色的灯光辉映,汴京的人们穿行在马行街上,街道两旁各种摊位林里。

    有那卖各种吃食的、有卖胭脂水粉的、有卖小孩儿玩具的、还有那卖各种发簪、面具、手饰、稀奇玩意儿的……

    街道两旁各种酒楼茶楼更是鳞次栉比,一家家的幡子高高挂着,吸引着行人的目光。

    扛着糖葫芦沿街叫卖的小贩被一群娃娃们围着,那提着食盒一路小跑的“外卖员”小厮赶着去给老顾客送外卖。

    更有一处处地方被人围着,那卖艺的江湖人展现着自身的本领换来百姓们的打赏。

    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烟火气,看着这样的场景,赵俊忽然觉得一切好像都挺值得的。

    也许自己已经找到了穿越而来的人生意义所在,那就是让这样的景象延续下去,甚至变得更好!

    手中的茶水换了一杯又一杯,桌上的糕点悄然间进了王怀恩的肚子。

    天上的夜色更黑,然而地上的喧闹繁华却越发喧嚣。

    眼看着天色不早了,赵俊站起身来,冲王怀恩道:

    “王伴伴,走吧。我们该回去了,明天还有早朝呢。”

    早就被赵俊叫着坐下不断往嘴里塞东西的王怀恩听到皇爷的招呼,赶忙又揣了两块糕点进怀里,重重点头,就要起身。

    赵俊的目光最后再往窗外看了一眼。

    然而就是这一眼,目光顿时就是一凝!

    王怀恩都准备走了,却突然发现自家皇爷定定的站在原地不走了,顿时疑惑的顺着自家皇爷的目光看了过去。

    下一秒不由惊呼道:“皇爷,那不是四皇子妃吗?”

    没错,赵俊就是这无意的一瞥,却正好见到了下方的人群中,哪个陌生却又有些熟悉的身影。

    那正是自己的四嫂孟玉如!

    “她怎么会在这里?朕都还以为他们已经逃出京城了呢。”

    赵俊低声喃喃道,眼睛瞬间就眯了起来。

    “皇爷,奴婢这就让暗卫给抓起来!”

    王怀恩立即道。

    赵俊却摇了摇头:

    “先别打草惊蛇,先跟着她看看她要去哪儿,她们的老巢又究竟在哪儿?我们在后面慢慢的跟过去,别跟丢了。”

    “诺!”

    王怀恩应了一声,随即立即用特殊手段通知了周围一直隐藏着的暗卫人员盯住目标。

    赵俊两人这才不紧不慢的从三楼下来。

    刚下来,酒楼掌柜就赶忙迎了上来。

    “东家,这就走了?”

    赵俊微微点头道:

    “吩咐你的事儿别耽搁了,我就先回去了。”

    掌柜赶忙保证道:“东家放心,忘不了!”

    随即又问道:“东家,我这就给您安排马车去!”

    赵俊摇了摇头拒绝,掌柜也只好可惜的退了下去。

    等到赵俊主仆二人施施然从酒楼里出去后,顿时就有熟客大声问道:

    “掌柜的,那刚才两人是哪家的公子哥儿啊!他们好像是从三楼下来的吧?你居然让他们上三楼了?”

    对此,大掌柜只回了一句话:“不该问的别问,不然小心被皇城司给逮进去!”

    那客人顿时就闭了嘴,如今的皇城司可不比以前。

    以前皇城司的名头只有那些官员知道,跟底下的百姓没多大的关系。

    然而自从赈灾案之后所有人都认识到了这个机构的厉害之处。

    那么多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官纷纷被皇城司给逮住了,一抓就是抓一大家子。

    一砍就是几千颗人头!

    这下属实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