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王爷被迫营业_第七百六十三章藏污纳垢大相国寺(一万字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三章藏污纳垢大相国寺(一万字章!) (第6/6页)

大军。

    赵俊却眼神坚定的冷冷道:“徐徐图之?呵……每耽搁一天,就不知道又会有多少百姓受害,让朕在明知道汴京有这么一个魔窟的情况下仍然对其视而不见,朕做不到!

    迟到的正义那就不是正义,明明能早一点挽留更多的人,为什么要往后拖。

    至于牵扯进里面的官员,既然他们牵扯了进去,那就自己承担后果!

    做了什么恶就承担什么果,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可陛下,这会引起朝堂动荡的!二十万大军还在南方征战,若是这时候汴京动荡了,恐会影响前线,不如召宰相前来,商量妥当再慢慢处理,事有轻重缓急,请陛下三思啊!”

    王怀恩一个宦官都能知道的后果,赵俊会不知道吗?

    从云州郡来到汴京之后,他为了朝堂稳定,一忍再忍,每每都是把影响降到最低再去动手。

    这根本就不是他的性格,但是为了稳定,他都忍了下来!

    但是这一次,他赵俊!不忍了!

    忍他娘的狗臭屁!

    明明是他们做了错事,凭什么要自己忍?

    不就是朝堂动荡吗?

    他到要看看在屠刀之下,这些士大夫的脖子能有多硬!

    前世东林党一个个把自己标榜成正人君子,结果呢?

    妖清的屠刀之下一个个跪的比谁都快,还不能说明这些士大夫的文人风骨有多么廉价吗?

    骨气诚可贵,名声价更高!若为小命顾,一切皆可抛!

    水太凉,头皮太痒!

    呵呵呵呵……

    至于前线他这么些年不是白过的,就算朝廷这边出了问题,但是遍布全国各地的飞云商行就是他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运输线!

    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粮食银两,都少不了前线的。

    就让他来看一下,到底有多少人会跳出来!

    “少说废话,朕考虑的很清楚了,你去不去?!”

    见到赵俊的态度坚决至此,王怀恩便不再劝。

    作为陛下的伴当,自己可以劝陛下,但是当陛下做了决定后,哪自己唯一要做的事情便只有一个!

    那就是去把陛下交代的事情做好!

    当即,王怀恩就领了赵俊盖印的圣旨去了宣武校场调兵。

    如今执掌剩下两万黑虎军的不是别人,正是原先的云河军指挥使常万。

    他是如今的黑虎军都指挥使,并没有跟着一起出征,而是留在了汴京守家。

    本来正在训连这黑虎军,顺便帮助关宁练兵的他忽然收到守营兵传来的消息,说是王公公带着圣上的旨意来了!

    当时就是脑子一懵知道恐怕出了大事了,他这可是第一次接到圣旨调兵!

    定然有什么事发生了,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况,但他还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带着一众副将快速来到了营房门口,见着了正捧着圣旨的王怀恩立即拱手拜道:

    “末将皇家第二步兵军指挥使常万恭请圣旨!陛下圣躬安?”

    “圣安!皇家第二步兵军指挥使常万接旨!”

    “末将在!”

    王怀恩展开手中圣旨,清咳一声后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命皇家第一步兵军都指挥使常万,即刻率五千兵马入京,包围大相国寺,隔绝内外,许进不许出,待朕亲自!

    期间若有人胆敢冲击军队,许便宜行事,不论身份,立斩不饶!

    钦此!

    兴武元年四月初三。”

    “常将军,接旨吧!”

    王怀恩话音落下,常万先是疑惑陛下怎么突然让他带兵围了大相国寺,但随即就将之抛到了脑后。

    既然陛下要他这么做,那他这么做就对了。

    想明白后立即高声道:

    “末将常万接旨!”

    随即便双手接过了圣旨,同时站起身来,笑着凑到王怀恩身边问道:

    “嘿嘿,王公公,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啊?陛下为什么突然让我带兵去围了大相国寺?

    陛下亲自下旨,这可是第一次!”

    王怀恩瞥了他一眼,终究都是云州郡的老人,还是提点了两句道:

    “常将军,旁的你不必多管,你只需要知道这次大相国寺里面的龌龊让陛下很生气,陛下已经忍无可忍了。

    你只需要记住这一点就行了,不管是谁来,只要不是陛下的旨意来,你就按着陛下的旨意来办就是了,谁的面子都不要给,不然到时候恐怕陛下不会给你面子。”

    听到他这话,常万立刻就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当即拱手道:

    “谢公公提点,常万记住了!”

    随即又道:

    “陛下不喜贪腐,改日,改日末将请公公到哪儿飞云大酒楼好好搓一顿,公公放心,用的银子都是我老常的军饷银!”

    闻言,王怀恩的脸上也是浮现出了消息,点点头便领着人走了。

    而常万则不敢耽搁,收敛笑容后迅速带人回营,点了五千人,拿上武器就浩浩荡荡的出了军营,手持圣旨向着大相国寺而去。

    而此时的大相国寺一切岁月静好,仿佛与往常别无二致。

    只是今日门口的香客却不知为何,来的越来越少。

    ……

    <\/b>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