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王府看门人  (第2/2页)
门那样一朝崛起便鱼rou乡里。王家虽然显赫到了这种程度,对乡人还是不错的,譬如那些管家们,虽然面对前来拜访的官员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但逢年过节都会亲自带着家丁去拜访七侠镇那些孤寡老人们,送上一些米面粮油之类;平时也会修桥铺路,资助孤弱,每年换回不少大善人的金字牌匾。    怎么看,这个王府都是为富且仁的典范。    那么,这样一个堪为富人典范的家族,又有什么人会去针对它呢?    我来到王府门口,门前空地上立着两尊石狮子,石狮子两侧,靠围墙一排拴马石,都已经栓满了宝马名驹。十多辆马车排着队,每辆马车下面都站着一个管家或书童模样的人,手里捧着大大小小的礼盒礼单。王府大门紧闭,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大爷坐在偏门前,手指随意勾着根烟管,腰间别着一把脏兮兮的缠着黑不溜秋彩绳的唢呐,脑袋小鸡啄米一般一点一点,昏昏沉沉打着盹。    看到这个老头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胳膊上的汗毛竖起了一片,与此同时,老头也缓缓睁开了眼睛,向我投来一瞥。    那一瞥里,尽是朦朦胧胧昏昏沉沉,但却有明如闪电般的一瞬神光略过。    这老头是个神通境巅峰的大佬。    武道六境,第一境是气力境。武者刚习武时,尚未诞生气感,只是修习武技、淬炼筋骨身躯,其中强者对敌打斗,甚至可以一拳打死一头牛。但这种只是凭借rou体气力,人力有时尽,总有个极限。因此面对更高境界的强者,往往无可奈何。在武道一途,这个境界被称为气力境,又因为这个境界往往被认为是武道攀登中还未入门者,因此也常被称为外门、外家,绝大部分散修武者,无名师指引,无宗门积淀,往往都停留在这个境界。    第二境是气击境。气力境的武者,如果有名师指引,或是掌握了某些法门,就会在身体内孕育气息,产生气感。气息一旦产生,就会无时无刻在体内自行运转,等同于时刻淬炼rou身。此时如果辅以内功心法的引导,不但拓宽自身经络、气府、窍xue,体内气息就会越发精纯庞大,淬体效果也会与日俱增。这时候的武者动手时,举手投足都会蕴含体内气息,对招式的破坏力和身体的承受力都会有不同的放大和增幅。这个境界往往被认为是武道攀登之旅已经入了门,因此也常被成为内家、内门。    第三境界是罡气境。气击境淬炼到了极致时,经络气海真气蓄满,就会出现外溢,俗称真气外放,这些外放的真气配合罡气境的招式,就可以做到隔空伤敌,或者附着周身,抵御外物或者对方真气的攻击,也就是所谓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达到这个成就的武者百里挑一,到了这个境界,在武道一途已经算是登堂入室小有所成了,在一般的三流小门派,也可以算是能拿出手镇场子的存在。    第四境界是虚神境。其实对于这个划分,我是持有异议的。在我看来,虚神境不过是罡气境到神通境的过渡阶段,但这个阶段又是那么重要且极为难得的。罡气境的武者修炼到极致,往往就面对两条路,一条是继续不断淬炼身体,温养罡气,增加气海容量,这条路走到尽头,不过是一个内气超群的罡气境,仅此而已;另一条是感悟武道,明有神悟,这种神悟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有可能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性格,或者更简单的,是一种方法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神悟是一种简单干净不含杂质的本心,不论这本心是好也罢,是坏也罢,一旦有了这种神悟,就有了自身一以贯之的武道精神,轻易不被摧折。到了这个阶段,外放出的真气也会相应地发生更加精纯的形态变化,比如有人的真气会化为灼热的烈焰,有的则会化为寒冰,又或者是阴暗污秽的腐蚀气息,更可能是堂堂皇皇光明正大的正气光焰。总之,到了这一境界,武就有了道,气就有了神,这就是虚神境。    进入虚神境的武者,就踏入了不断明悟本心,淬炼神意的道路,但并非每个虚神境武者都能找到自身的“道”,甚至更多的武者,会在问心的过程中迷失本性,从而陷入罡气境的那种无意义的偏执循环当中,这个循环中找到的神意不是真的“神”,而只是虚神而已。但也有极少部分凤毛麟角的武者,突破了问心关,找到了自己坚定不移、恒固顽强的道路,就进入了神通境。    第五境界神通境。就是虚神境再进一步。到了这个境界的武者,心意已经坚定到了几乎可以影响现实事物,譬如外放出的寒冰真气,就真的能够引发一场大雪;外放出的烈焰真气,就真的可以熔铁销石,甚至可以从精神层面直接对敌人的rou身进行打击。这个境界的武者,全天下也不过十数人,早已经超脱了凡俗意义上的武者概念,更像是神话里的散仙,所以称其为神通,就是说他们的武道修为,已经到了传说中的方外神仙那般境界。    至于第六境天道境,和前五境相比起来,那又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的区别,如果说神通境已经是到了凡人武道的巅峰,找到了自己不可磨灭的道心,那么天道境就是这道心恰好契合了天地之间的某条冥冥中的大道,你的武道不仅仅是你自己的道路,而是一种天地之间亘古永存的大道。这已经不是凡人的范畴了,不是凭借努力和智慧可以达到的,更多的需要一种不可言喻的巨大福缘。且据说全天下的天道境最多同时只能存在七人,因为天地间的大道数量有限,仅仅能够容纳七位。    当今之世,据我所知,天道境的高手只有六人。我师父曾经是,但是他快有十五年没有出过手,他总说自己早退休了,以前的功夫都不记得还剩下多少,现在还是不是天道境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我和我媳妇都是天道境,我自己到这个位置已经有十五年了,我媳妇则是最近几年才升境的,据我猜测是为了在家庭中死死把握领导权的动力促使她完成的破境;剩下三名天道境分别是天魔宗宗主虚神月、妙音殿圣女孟婕妤、以及死海绝域的大魔头秦撼山。这三个人多多少少都和十五年前被剿灭的魔宗有所关联,虚神月更直接就是魔宗宗主。因为有这三个人的威慑,中原武林盟才迟迟没有对魔宗赶尽杀绝,只要他们不入关,在西域想怎么玩怎么玩,中原不管。    话说回来,即便不是天地间佼佼者的天道境,这个老头作为神通境也已经是天下间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了,这样一个放在边远小国足以镇国的存在,此刻却在王府门口当门房,这一瞬间便震撼得我险些说不出话来。    更不用说,整个人我认识。    ——《关于七侠镇民间资本的田野调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