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第701章 再用张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1章 再用张骢 (第1/2页)

    第702章再用张骢

    朱厚照快步走向边上的侍从室,喊道:“景,将前几日大同总兵石奉所上的奏疏给朕拿过来。”

    他这一喊,连带着靳贵和谢丕都得站起来。

    景也连忙称是。

    他记得石奉有禀报,火筛部在大同有零星的纵兵入寇之举。

    这其实也不是火筛胆子大,实在是草原物资匮乏、生活困苦,不指着抢一点儿,基本是不能成活的。所以很难完全杜绝。

    朱厚照这个时候是随意找个理由,然后自己回到御案之下写亲笔信:他要让王守仁自己派兵巡边,北驱鞑靼。

    河套三镇本身就是兵精粮足,王守仁绝对有这个实力。

    只不过原本是要等他这个皇帝亲征,但一直等下去也不是个事,若是因为他自己的私欲而放任蒙古部落逐渐恢复实力,最后酿成相对严重的后果,这就是大事了。

    朱厚照允许自己在小事情上任性,比如充实一下后宫,但这种大事还是不能胡来。

    没有他这个皇帝,征漠北就不需要组织三十万、五十万这种大军,王守仁手中的骑兵就足够称霸草原了。

    直至此番,也冷落了他近三年了。

    尤其是在正德朝,因为正德皇帝要做许多事。

    干好那些皇帝交代的具体的事的大臣才会受到重用。

    比如说杨廷和,看似不温不火,但先是推广红薯,然后重议礼教,本身还是阁臣,这种人对于那些在他下面的人来说,就很绝望,怎么才能翻过这座山?

    他的地位也比一个大理寺卿要稳很多。

    张骢在后微微弯腰,“是,臣躬聆圣训。”

    朱厚照:“……”

    要知道原来作为军屯的直接参与者,他可是经常与皇帝直接交流的。

    “是。”尤址摆了个相对正经的脸,嗓音也沉了沉,“马映汉阳雪,旗包陇右风。圣君忧边患,河岳见军功!”

    “平身吧,跟朕进来。”朱厚照说完之后,转身向御案,“张骢。有件事,朕要和你明说。”

    在他之前,朱厚照见的是成国公朱辅,商量的是军学院之事,人走之后,朱厚照在门口瞄了他一眼,斜着眼睛说,“让他进来吧。”

    这两个人都是嘉靖年间非常有能力的大臣,张骢现在是大理寺卿,这个职位很高,但大概与他期望不相匹配。

    “有志气,比拍马屁的好。是谁写的?”

    但不管怎么说,张骢还是非常有能耐的人,更关键是他有几分公心,做事情是考虑这个国家的,这很难得。

    夏言这个名字,让朱厚照忍不住想到张骢。

    朱厚照一边把信折好,一边说道:“又有什么稀罕事了?说来听听。”

    “喔,那可惜。”

    “这个夏言,现在是……”

    “不要多事,让他自己去考。”

    嘉靖年间,或许是这个皇帝太过于精明,所以诞生了一批很厉害的名臣。

    朱厚照把靳贵叫了过来,问道:“充遂,那个张骢最近老实么?”

    “附庸风雅嘛。”

    继而从原来的青云直上变得像如今这样可有可无。

    这个人,一般还是知道的。

    张骢本身也有些苦闷,但他这种人,回过头来再找杨一清为他站台,那是不可能的。

    朱厚照叹息,这个家伙人缘是真差,连靳贵都不愿意讲他的好话。

    张骢顿觉羞愧。

    夏言就是其中之一。

    便是在侍从室外等着的时候,也正襟危坐。

    张骢接到旨意以后分外重视,沐浴更衣的时候都十分认真,没有一点敢糊弄的心思。

    “好像……是叫夏言。”

    张骢得到旨意,小碎步似的快些迈进来,而后行大礼,“微臣大理寺卿张骢,参见陛下!”

    这也是他后来被陷害,但无一人为其说话的主要原因。

    夏言为官一是廉字。与他同朝为官的张骢因为有嫉妒人、不容人的老毛病,所以曾经想过收拾夏言,但是始终找不到夏言犯罪的证据,哪怕在贪墨成风的政治氛围中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这后两句嘛,旁人念朱厚照还有些感觉,偏偏从这个老太监的嘴巴里出来然他有点别扭,“难为你了,为了拍马屁,还得背首诗。”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