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1986至2006_第三十三章 一封情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一封情书 (第2/2页)

说,他会帮你处理的。”我谢过了老师,攥着那封信又回到了教室。

    接下来的那节晚自习,我依然没能静下心来学习,依然是在恍惚中熬了过去。

    下了晚自习,我第一个回到了宿舍,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后就躺下了。我将信放在了枕头底下,趁其她同学忙活着洗漱,宿舍也没有熄灯的时间,将那封信完整地读了两遍。

    关于那封信的大概内容,是这位男生每天在宿舍里都能见我从他窗前经过,信中写了些赞美我清纯漂亮,对我表示喜欢的话语,并表示有意与我交朋友。信写得比较含蓄,用语也很有礼貌,只是从头到尾没提他是谁,这令我比较费解。

    这是我第一次收到情书,熄灯后,我将它放回了书包里。一个人静静看着白色墙上映出的月光,月光皎洁如水,我心却被这封情书扰乱了,有那么一丝忧郁,也有一丝逸动,还有一丝带着愉悦的满足。也许那是少女初次面对爱情时,羞涩中夹杂着欣喜,同时又被学业阶段本能的理性所排斥的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吧。

    那一夜我辗转反侧,久未入眠,脑子里一直回忆着信中的文字,偶尔会不自禁地偷偷笑一下,但马上又被心中坚定的意念所克制。不知何时,窗外已是一片宁静,透过窗帘,月光照射着浓密的树木,将树影映射到白墙上。偶尔一阵风吹得树木摇摇晃晃,墙壁上树影婆娑,眼前的景象就像一幅清美的水墨画,美丽极了。窗外偶尔几声莺啼像是风吹树摇,被惊动的鸟儿呼唤着伙伴,扑朔着翅膀归了巢xue。眼前这幅画静中有闹,却显得格外生动。不知不觉,我也在朦胧中渐入了梦境。

    第二天上午的课上,我的状态依然不好,总是会想起那封信。我考虑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心志,索性中午回宿舍时偷偷将它撕掉了。

    没几天,班主任找到我,劝我一心学习,别因为这些走心思,他自会查清楚是谁,并妥善处理这件事。

    周末返家时,我将此事从头到尾和母亲讲了,她听得很认真,之后平静地对我说;“你能和妈这么说,就说明你是个明白孩子,妈也相信你是个好孩子。咱们是冲着学习去的,三年后还要参加高考,咱们不能把精力过早的放在谈恋爱上。只是你做事儿欠思考,太鲁莽,你们都大了,避免不了谁喜欢谁。你这样告老师会伤人家自尊心,万一人家因为这事儿恨上你呢,对吧,做事儿得学会委婉。你也是,怎么不拿回来,我看看啊。”

    “嗨,我都懒得看,我才不想拿回来呢,我给撕了,扔了。”说完,心里便觉得痛快了许多。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确实做事儿有点欠妥,不懂委婉拒绝,太幼稚太直率了。

    这之后,我恢复了平静的生活,不久就忘记了这件事,一心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

    高中阶段的课程门类与初中一样,但课程内容的深度明显又上升了一级。数学则尤其明显,许多习题令我感到无从下手,毫无思路。也许是初中的基础比较薄弱,很多课程内容我学起来已感到十分吃力了。

    当时开设的九门功课全被纳入高中会考科目。什么是会考呢?会考是教育系统对高中阶段所学科目进行的统一测试,全部达到及格水平才能毕业且有资格参加全国高考。否则若有一科不及格,则高中无法顺利毕业。

    会考结果并不显示具体分数,而是以字母代表等级。成绩一般为“C”,良好为“B”,优秀为“A”,及格用字母“Y”表示,不及格则用字母“N”代表。九门功课如果其中五门达到“A”,其余为“B”,则能够获得大学保送资格。一些重点高中的优秀生会有人得到保送资格,提前走进大学校园。但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还是要稳扎稳打地进行高中三年的学习,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走进大学校门。

    从高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至高三上学期为止,每学期有一次会考机会,三年一共四次机会。如果一次考试有一门或几门功课未及格,就要进行第二次甚至更多次的补考。

    这样看来,会考自然是力争一次性通过,且越早越好,以便为接下来的学习减轻压力,利于集中精力进行日后的学习和高考复习。那时候,老师也经常督促大家争取一次考试多通过几门功课,加之会考的试题难度并不大,许多是基础知识,所以从高一开学不久,大部分人都在为通过会考而努力学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