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事事不顺 又起风波 (第1/2页)
此时,已是秋后,回到文宅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文宅点着所有的汽灯,发出惨白的光。 刘先生正在院中指挥家丁佣人和护卫把东西厢房里的家具都抬出来,文宅院门口一溜停着六辆马车,几个护卫正在刚从车上搬出的物品,遇到抬抬扛扛的家具,周边的邻居也在搭手装车。 罗县的老百姓都知道,文家老爷宅心仁厚,捐赠了一座道观,并请来一位有本事的道长住在家里,前段时间贴出告示来,要为前段时间罹难的百姓亡魂布施一场超度道场,自己还要携全家眷侣到观中吃素三个月,一时间,无数赞誉迅速传遍了罗县周围。 而且文老爷宅心仁厚,募招难民修建道观,有力者抬重,无力弱小者收拾卫生,擦洗打扫。 今天又贴出告示,因法事在即,已报知县令,经县令核准,需公开招募身强力壮者八十名,为罹难受苦无依,暴尸荒野的百姓尸身修建福xue,收敛骸骨,每人均给银二两。 此消息一出,罗县的大街小巷均议论纷纷。 今晚上文宅开始搬运家具,所以无数穷困百姓纷纷过来帮忙,只求在即将招募报名时能有幸被选中。 文宅也是在半个时辰后得知,有大批百姓自发护送帮忙送家具上山帮忙。 文老爷命刘先生派人快马通知山上伙房迅速开伙做饭,不求好,只求饱。 此时,刘先生正在北屋陪着文老爷喝茶。 文先生翻翻房本,开始向文老爷汇报:“老爷,目前修建道观和壮工费用已然今天结清,共计白银七千六百五十四两六钱,后续备用的两千三百四十六两也于今天交付账房收讫。还有今天云中道长送来的十根金条也已兑换,道长的十根金条共兑换了五千五百四十三两八钱六吊。老爷,道长说这钱是他道观开销所用,增的是他的功德,特别叮嘱道观开销就用这个钱,到时他要看明细账。老爷,我已答应了。” 文老爷嗯的一声,权作答应。 随后又问:“道长要做法事的事情准备的这么样了?” 刘先生看了一下手里的账本,看了两眼,随后答到:“均已妥当,只是道长要求的素衣三百件还未完全送来。布匹染坊那边答应明天下午准时送到。” 文老爷又叮嘱道:“你明天下午点验收讫后,就直接安排裁缝通体做出来,叮嘱先做八十件送过来,还有就是明天你让顺子盯着报名的人,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能到时候招来的人,还没干活呢,就一头囊泥里两个,另外别院已经空出来了,要是那些没家的逃难的,就收拾一下让他们先住下来,让刘妈领着家里那几个老妈子支上几口大锅,八十个人,一天吃饭也要不了几个钱。” 刘先生乐了,打趣道:“老爷,刘妈做饭就两样:一是难吃,二是嘴硬。” 文老爷被逗的哈哈大笑,补充道:“还有两样:三不让说,四是不改。” 俩人说完顿时开始大笑。 第二天,天刚刚亮,县上的衙役就过来砸门,通知文老爷赶紧去县衙。 文老爷迷迷糊糊的被喊起来,不敢怠慢,赶紧简单洗漱就往县衙里。 文老爷刚到县衙门口,就看到衙门里的师爷正在门口迎接。 刚想开口询问,师爷一指里面催促文老爷赶紧进去。 罗县县令已经今年近六十岁了,按照大清的律法,到了六十岁就可以卸任了。罗县历史上繁华时期是富县,设知县。 那时候知县是朝廷直接任命的,后来,经过甲午战败,朝廷征缴庚税,罗县的知县当天就挨揍了,州府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都不敢上街,一上街老百姓看见就揍。 罗县原来的知县被揍的受不了,跑到府衙请辞去了,正好赶上府台大人也被堵在府衙出不去,只好向巡抚大人呈文定夺。 很快巡抚大人的批复就下来了,鉴于罗县财力难继,特将罗县定为贫困县,知县请辞核准,即刻在知府衙门交接,罗县撤知县,改设县令。 着知府与通判择贤录用,任命县令,报巡抚衙门批复即可。就这样,现在的县令就由县丞提成了县令。还好,因一直在县衙当差,升任后倒是没再挨揍,只不过也是碌碌无为,论剿匪,他不敢,原有的七十多名衙役兵勇维持治安尚不能胜任,更何况你派他去剿匪,派出去敢不敢去都是另外一回事。 如今他摘下官帽放在大堂上,官府也是扔在椅子上,一身洁白的素衣愁眉不展的蹲在正堂门口,两眼无神的看着地面。 文老爷上前一施礼:“王老爷,您找我什么事情啊。” 王县令站起来:“文老爷,来,后堂说话。” 到后堂,分宾主坐定,师爷进来给二人倒上茶,转身就退去了 王县令等师爷出去之后,这才慢慢开口:“文老爷,今天叫你来,是有这么一件事儿,本县杨家岗出了一件怪事,五天前,他在村后山砍柴,被人吸干了血液,报到县上之后,我亲自带你去现场查看,发现他全身伤痕,衣服破碎,面色青紫,脖子处有几个孔洞,全身没有一点血液,狰狞恐怖,就是我就做主,就地炼化了他,三天前,村里族长又重金请来两个道士来次做法驱邪,可是这两个道士也在山洞前做法时走进山洞,不到一刻钟,浑身伤痕的跑了出来,也是在洞口倒毙。昨天晚上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