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朱成:丈量天下,可破土地兼并 (第2/2页)
说出如此话语。 立刻就要被斩首!! 可偏偏。 说出这话的朱成,不知道三人身份,而且似乎还有绝妙的想法。 ——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康王殿下,你难道有解决土地兼并的好方法?” 徐达问道。 “很简单。” 朱成打了個哈欠,似乎这个问题对于他而言,并不需要过多思考,令他兴趣欠奉。 “禁止土地交易,一劳永逸,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啊?” 老朱没想到,朱成竟然给出这个方案。 “我们最开始就想过,禁止土地交易,但如此一来,会让需要卖出土地的人无法卖出,需要买入土地的人无法买入。” “甚至土地拥有者死掉,他是绝户的话,一片土地就要彻底荒废。” “禁止土地交易,不是个办法。” “蠢。” 朱成抬起手,将遮住脸的草帽往下挪了挪,露出眼睛瞥了朱元璋一眼。 “不让你卖,不是让你将土地固定死的分配给子民,而是全部归属于朝廷!” “除了朝廷外,任何人,不得拥有土地。” “然后朝廷再以租赁的方式,将土地租赁给使用者,就算土地在市场上流通,也是租赁权的流通,这样一来,土地兼并问题,可轻松解决。” 听到朱成所言,朱元璋茅塞顿开,双眼明亮,甚至连朱成骂他蠢都自动忽略。 这…… 这真是好方法啊!! 土地全部归属于大明,然后租赁给天下之人,天下之人用租赁权限进行交易。 就算土豪乡绅将土地全部并购,不过是得到租赁权而已。 租赁权一到时间。 还是朝廷的土地!! “妙,妙啊。” 徐达也在一旁赞叹,他冥思苦想一夜都未得到答案,没想到,竟然被朱成三言两语解决。 而且那句:天下土地归于大明。 也太让朱元璋兴奋了!! “只是……这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是不是有些太过残忍,民以地为根基,如果告诉他们,从今往后,只拥有土地的种植权,会不会令民心崩溃?” 朱元璋想了想,提出一个问题。 “老爷子,你这可就想错了,给地主老财当佣户好,还是给朝廷当佣户好?稍微有些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如何选择吧。” 朱成咧嘴一笑。 “而且从国祚考虑,租赁的时间可以大幅度延长,80-100年的租赁时间又如何?” “许诺给他们,租赁时间到期,可向朝廷申报,无特殊情况者自动延长相同租期。” “人民还会有怨言?” “这项政令,针对的是谁?百姓们也会知道,他们只会高兴。” “推行租地制的麻烦,不在于人民,反而是那些已经掌握大量土地的豪绅、权贵。” “还有如何租赁。” “哼。” 朱元璋哼了一声。 地主豪绅? 权贵? 他想将土地所有,改变成土地租赁,谁敢不从? 那就杀他个血流成河! “只是,为何如何租赁,还是问题?” 朱元璋继续询问细节。 “当然是问题了,租赁,首先你得知道,整个大明有多少土地适合耕种吧,你连大明有多少亩土地都不知道,开口就要租。” 朱成笑着摇了摇头。 “租个屁啊。” 最起码得先弄清楚自己有啥,然后才能准确的出租,不然难道用概念去租么? “呃……” 朱成抛出的这个问题,让朱元璋犯了难。 大明疆土浩瀚,江河湖泊、树林沙丘、地貌众多。 又岂能弄清有多少耕地? “殿下,到头来,您不是也没有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么?” 蓝玉从旁说道。 “嗯?” 朱成看向蓝玉,眼神有些微妙。 “弄不清楚耕地有多少,那就去弄清啊,举全国之力,难道还弄不清楚土地有多少?” “始皇帝当初,书同文、车同轨,难度比如今丈量天下小??” “不见得吧。”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诸位,丈量天下虽然困难,但其功绩之大,不比书同文、车同轨低。” “此一举。” “可胜过撰写永乐大典,对国运的提升,远大于开海。” “若我是皇帝,必重写《鱼鳞册》,精确到每个州府,每一寸土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