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1、名扬京城(求投资) (第2/2页)
年,中国新年的好吃的,好玩的,让这个洋妞目不暇接,乐此不彼。 “淑娴,中国的京城过年,简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你看大红灯笼,中国龙,舞狮,庙会上的泥人,糖人,各种好吃的,真是太棒了!” “克瑞斯汀,你小心,这样子吃法,你会走不动路的!” “我不管,这么多好吃的,我都要买些回去,寄回去给爸爸mama尝尝!” 萧淑娴心想:“从中国寄回去,不长毛才怪!” 看着无比热情的好友萧淑妍,玩得不亦乐乎,萧淑娴不好劝阻,两个人几乎玩疯了。 周少华本就是京城人,跟着萧淑娴,萧淑妍,成了这俩疯女孩的跑腿,整天大包小包的拎东西。 “少华,你的毅力,真不是一般,兄弟我佩服佩服!”吴睿没想到,周少华还真是有毅力,为了追求萧淑娴,费尽心思,再苦再累,反倒是不亦乐乎。 到了年初七,东方明珠食品厂的食品彻底销售一空。 其间,食品厂的工人放假三天,这才导致货断了。 工人重新上班后,萧卫国开始计划正月十五的销售,萧淑娴一听,差点晕过去。 “上帝啊,疯狂的中国人的节日,还有完没完了!” 正月十五,节日食品是元宵。东方明珠食品厂虽然不出产元宵,不过赶工的一批食品还是卖得断了货。 正月十五前,在瓦房店学了一个月蔬菜大棚种植的萧楚,辞别马忠耀,返回京城。 萧楚离开前,马忠耀提出,想要作为东方明珠食品厂在滨城的食品总代理。 萧楚想了想,一口答应下来。他没想到,日后以滨城为突破口,马忠耀帮助他打开了东北的食品市场。 正月十五,这一天,萧楚和周少华等人在京城碰头,得知这段日子的销售情况,他极为惊讶。 “jiejie,接下来,咱们最大的问题,是生出不足,没有足够的产品,咱们根本没办法长期占有市场,希望岛城方面早做决定。” “应该不成问题,只要市食品厂此外咱们的生产基地,那边虽说机器老旧,但只要管理得当,生产力最少是我们的五倍。” “到时候,我们可以权利开拓外地市场!” 萧楚等人返回岛城,中间回家看望母亲。其他人返回岛城,萧楚留在村里。 “老支书,马叔,今天把大家召集来,是为了建蔬菜大棚。” “小楚,啥事蔬菜大棚?”马建军开口问。 “马叔,就是专门种植蔬菜的棚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在京城可值钱了,一斤西红柿能够卖两三块钱,还有黄瓜!” 萧楚故意夸大售价,实际上八五年的京城,就算是有反季节蔬菜,西红柿,黄瓜最多一块多而已。 不过,这已经比平常贵了很多。夏季,西红柿最多三毛一斤,黄瓜略贵点,撑死了五毛,最便宜的土豆才五六分一斤。最便宜的时候,甚至一毛三斤。 关键是,大地蔬菜,产量不稳定,一个是受季节影响,一个是受到天气影响。 碰到一些极端的天气,很可能没有收获。 大部分时间,土地都是用来种粮食,蔬菜只是空闲时间才种,再加上城市里,也有人在边边角角种菜,如自家的小院子里,因此蔬菜,在春末到深秋前,并不紧张。 这时候的中国,老百姓绝大多数,都住在平房里,自家小院子里,天暖和后,种点菜,基本就够吃了。 北方,到了冬季,蔬菜基本上就是老三样,萝卜,土豆,大白菜。因此,冬天,就这些不值钱的菜,都要涨价三到五倍,过年的时候,甚至上涨幅度达到了十倍之多。 因此,冬储大白菜,土豆,萝卜的菜窖,成为北方家家户户的必备。 南方要好一些,一年四季都能种菜,只不过冬天蔬菜生长周期变长了而已。 因此,蔬菜大棚到了冬天,出产的反季节蔬菜,就成为了北方菜农赚钱的方式。 萧楚将蔬菜大棚的好处说完,马建军瞪大眼睛:“我的天爷啊,这哪是蔬菜大棚,这简直就是种真金白银啊!” 其他村民积极性全部被调动起来,去年秋天,不算粮食,仅水果,山货,每家每户增收三千元。 谁也没想到,罐头厂开工后,平常卖不出价的水果,卖到了天价。 还有地瓜,几分钱一斤,做成地瓜干,硬是卖到一块五一斤,过年的时候,在京城卖到了三块钱一斤。 还有小麦,以前卖给粮库,一二毛一斤,做成饼干,面包,蛋糕,价值翻了好几番,这在过去,大家想都不敢想。 “我说小村长,你就说要咋干,我们都跟着干,这纯粹是地里长钱的营生啊!” 萧楚将情况逐一说明,包括投资最少两三千,从U村民们全都没当回事。 毕竟,萧家爷俩,才干了小半年,就让家家户户碗里有rou,手里有钱,再干几年,家家户户都得富得流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