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3、长远计划(求收藏) (第2/2页)
责人参加!” 萧楚想了想,只能答应下来,不过最终他还是未能前往。 萧楚送走了王秘书,回到客厅,看到他回来,周少华这才接着讲下去。 “实际上,这套发动机设备,能够生产国家目前急需的发动机,可是再去国外买,就像淑娴姐说的,要被宰!” “所以,有关方面决定,由我们自己改装,利用这两套设备,合二为一,自己摸索生产发动机。至于其他方面,我们生产什么车,由我们自己决定!” 至此,萧楚完全明白了:“少华,你是打算让我投资,对吧?” “谁让你有钱,我可拿不出那么多钱,没发动机制造设备!” “为什么不能合资?难道非要买下发动机制造设备?” “当然不行了,济城的民营企业规模小,根本玩不转这么大的一套机械制造设备!而且这套设备,生产出来的发动机,涉及到军工方面,国家也不放心由民企接手!” 萧楚了解情况后,点点头:“钱我出可以,但你接手企业就能变成国企?” “不是我接手,而是我们,你的面子比我大,如果共建合作研究所,你也没办法接手这个项目!” 周少华说来说去,还是要让萧楚接手一家生产机械装备的企业。 就在这时候,院子里,再度传来敲门声:“哈,今天真热闹!” 萧楚开门,这一次是他的父亲萧卫国来到。 “爸,您开车来的?”萧楚问。 “怎么了,难不成,你小子认为爸爸只能开卡车!” “哪能呢,不过您是乡长,开这么好的车,不违规吗?” “咱家自己花钱买的,不是国家提供的,当然不算违规了!” “您买的,爸,您真牛,这可是大奔啊!等回去的时候,让我开吧!” “能行,走,有话进去说!” 萧楚陪着父亲来到客厅,其他人见到萧卫国全都起身。 “都坐吧,又不是外人!” 萧卫国坐在当中,萧楚,范红英,萧淑妍坐在他的左手边,萧淑娴,周少华,田伟坐在右边。 “萧楚,爸这次来,是告诉你一件事情,咱们的水泥厂买了六艘万吨级货轮,其中已经交付了三艘,你这边如果运蔬菜去东瀛,可以用自己的船!” “什么!万吨货轮?”萧楚惊讶万分。 “爸,您可真是牛到家了,这得花多少钱?” “不多,一个亿多点吧!” “一个亿还不多!” 其他人,全都被深深震撼到了。 “儿子,你投资国家项目,五个亿都不够,一个亿还多吗?”萧卫国和儿子开起了玩笑。 虽然萧楚是东方水泥的所有人,却并没有真正了解这间企业,也从没有真正接手,因此并不了解东方水泥的产能。 东方水泥,在萧卫国,郑兴家的手里,建成不到半年,就还清了五百万的贷款,随后多次扩大生产,仅仅不到三年时间,产量就已经达到年产五千万吨水泥 而且去年年底,又进行了一次扩大生产,到今年年底,全部生产线安装完毕,预计能实现两亿吨的年产量。 而实际上,萧卫国这一次的扩大成规模,只能是理论上的,因为原材料限制,实际上这一次两亿吨的年产量,要到九十年代中期才能够真正达到,而目前东方水泥,年产量最大五千万吨,实际上真正的产量,不到一千万吨。 这两年来,全国水泥产量一路飙升,价格在所有工业产品里,不升反降,开始了一路跳水。 八四年,因为工业品销售方面的管制因素,有批文的情况,一吨水泥还能维持在五六百块钱一吨,到了如今的八七年年初,下跌了快一半了,不过因为水泥供不应求,实际的交易价格,还是很可观的。 不过,即使如此,东方水泥,目前已经是全国最大的特种水泥厂。生产的高标号水泥,质量第一,供不应求。 东方水泥已经成为市面上的紧俏货,国内一些大企业建设,扩建,比如钢铁厂,造船厂,水电站,大都购买东方水泥。 当然,外省的其他项目,东方水泥也涉及不到,这些项目都由当地的水泥企业包揽了。 即使如此,东方水泥依旧是齐鲁省内,工业产值逼近十亿大关的乡镇企业。 只不过,因为货款到账问题,东方水泥每年的实际收入,要略低一些。 萧卫国,郑兴家不愧是八十年代最出色的企业家,未雨绸缪,开始了展望未来的企业发展大计。 别的水泥企业,还在巩固本地市场,这二位已经开始购买万吨级水泥船,瞄准了国内大型项目,同时开始对外贸易,攻占国际市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