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2章 领旨 (第2/2页)
你认为,宵小是何人” “这个臣倒是不知。” “是不知,还是不敢说” “回陛下,这些日子臣一直忙于料理族中大伯的后事,对于朝野之事,确实所知不多,更不用说这些捕风捉影之事了。” 看着一问一答,全部滴水不漏的贾琏,宁康帝面上表情不变,心里却感慨贾琏也历练出来了。 想当初第一次见到他,不过是个还未及冠的毛头小子,空有一腔热血。 如今这城府、心性,竟是不输给朝中那些执政多年的老狐狸多少了。 不过宁康帝也就略作感慨,心内并无猜忌。 毕竟贾琏从青涩到如今的老成,他都全部看在眼里。换句话说,贾琏能够有这般成长,完全都是他一手栽培出来的。 可以说,若不是突发身世问题,贾琏必然就是他最最倚重的心腹重臣之一。 不过嘛,重任暂且不便委派,一些小事情,倒是不妨交给他办,也算是不完全浪费。 “既然你也不知道,那就去查。一日之内,朕不想再听到城中有人议论此事。” 贾琏想了想,正色的点头:“臣领旨,必不负圣命。” 宁康帝已然低头看奏疏的脸色微动:这就是能臣和庸臣的区别。 庸臣只会叫苦,做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但是能臣,只需要给他派任务,他稍微权衡就能给出明确的答复,且大概率都能做到。 “不过,臣想要一个临时节制县、府衙,和五城兵马司的权力。” 县府衙门的差役加上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加起来一两万的人马。 放在特殊时期,那可是足以干成一番事业的。 这样的权力,贾琏张口就敢要。 不过宁康帝自然不会怀疑贾琏要搞事,而是不悦道:“你堂堂一个国公,难道还使唤不动这些衙门,还需要朕单独给你派圣旨” “圣旨倒是不用,有陛下这句话就行了。” 宁康帝抬头瞥了贾琏一眼,这才发现肩上的力道什么时候没有了。 回头一瞧,果然不见昭阳公主的身影。 戴权察言观色,立马弓腰回道:“公主殿下见陛下和荣公议事,因此先行告退了。” 宁康帝脸色立马不好看起来。 什么见他和贾琏议事,不就是想要提前出去等着贾琏吗 “陛下,若是没有别的吩咐,微臣就先下去办事了” 听见贾琏请求告退,宁康帝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一抬手:“滚吧。” 他终究是没好意思对贾琏说其和昭阳公主的事情。 这件事本身就挺复杂的,至少宁康帝都觉得不太好处理! 因此方才借着骂女儿的时机,稍加警告也就罢了。 真当着贾琏面把事情说开,似乎也没什么意义。 勒令他两个从此不许见面先不说这俩都是他很看重的晚辈,不论是将来替他办事还是什么宫庭宴会,要让他俩完全不见面根本不现实。 而且,他知道这俩个都不是太老实的人,即便他下了旨,也很难保证他们不私底下会面。 到了那时,他不知道还罢,一旦知道了,他又该怎么处置 若是置若罔闻,平白降低自己的威信。 若是处理的话,又该如何难道真把贾琏给杀了 先不说他在铁网山上当着上万人的面,说过要厚待贾琏。就说贾琏这些年也着实替他办成了几件大事,且又对他忠心耿耿,就这么杀了,他手下的人如何信服 他也根本舍不得杀。 所以还不如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幸好这两个也都算是明事理的人,铁网山之后没有明目张胆的做出什么逾矩的事情出来。 这些日子他虽然忙,也是交代过锦衣卫看着这两人的,知道这两人还算识趣。 所以,这些突然冒出来,且这么快就闹得满城风雨的流言蜚语,就很值得商榷了。 宁康帝手指轻敲御案,也不知道又想了些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