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金色的鱼钩 (第2/2页)
。 在最前方探路的是那名侦察兵,他身手不凡,那一手隐蔽追踪的能力,比三营的石敢当都强上不少,不愧是团部直属的侦察兵。 行军的队伍散的不开,王恒被一群人包在中间,临行前团长特意交代队长,一定要保障王恒的安全。 为了避开遇到的鬼子,行军道路蜿蜒曲折,还不时的要隐蔽,队伍走了三个小时才走了一半。 前面的侦察兵回报后,队长让大家都停了下来,这里是一个分界点,后面的地形崎岖,但从这里开始往前便是一段相对平坦开阔的地形。 现在正值中午,光线充足,视野良好,他用望远镜看到了两个明哨,敢死队要经过这里非常容易暴露,只有等到晚上才能通过。 众人都退了回去,在一个较为隐蔽的凹处暂时歇息。 别看大伙才往前走了三公里,但体力的消耗非常严重。 有句话怎么说的,宁跑五公里,不碰四百米。 这番行军的路线和四百米障碍也差不了多少。 就是王恒有格斗术的力量强化加成,也同样有点吃不消。 瘫坐在地上,就着日军水壶里的冷水,啃起了玉米面惨了高粱面的小窝窝头。 “不晓得打完了这仗,能不能吃到猪rou。”一名战士边吃边小声唠叨起来。 八路军的伙食虽然比常凯申的底层士兵吃的好,但也很有限。 鬼子加紧了对沦陷区的粮食搜刮,加上兵荒马乱的,不少田地遭到遗弃,耕畜、家禽等被掠夺强征严重。 从鬼子来了后,就一直处于缺粮的状态,大家也就打了大胜仗的时候有口rou吃。 “你小子可真不知足,昨天不才吃了罐头嘛,咋了,没吃够?没吃够就自己去抢去。” “那罐头哪有过油rou好吃啊,我和你说啊,我以前在大地主家打短工的时候,碰到过地主吃过油rou的,我就在边上闻了闻,天啊,那香味简直要人命啊,我就在他们收盘子的时候,沾到了一点没舔完的酱,我现在还记得那味道,要是还能再尝一尝,就是挨一顿打也值了。” “真的啊?真有那么好吃?” “我骗你不成,真比罐头好吃多了。” 他的这一番话引起了大伙心里的馋虫,纷纷开始讨论起自己吃过最好吃的东西来。 有刀削面的,有猪rou饺子的,有红烧rou的,还有回锅rou的。 队长看大家在这穷开心,也不阻拦,只要声音不大就没关系。 很快,大家就问到了王恒,他大地主的身份已经在新一团流传开来,都认为他肯定吃过很多好东西。 王恒宛然一笑,他吃过的那些好东西说出来也没人听得懂,但也不想搅了众人的雅兴。 他把自己在语文课本里知道的那些美食说了出来。 “这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咸鸭蛋是啥?”一众山西籍士兵你看我,我看你的,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咸鸭蛋。 “就是鸭蛋泡到盐水里做成的。”敢死队的队长也是一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他给众人解了答。 “哦~还有啥还有啥。”王恒的话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他们就喜欢听这些没听过的东西。 “鲜甜可口的桂花糕,韭菜盒子、荷叶饼、素炒豌豆苗、笋炒咸菜还有那黄花鱼。” 随着王恒将一道道菜名报出,众人越听越好奇,虽不知道这些菜长啥样,但光菜名就引的众人不停的咽口水。 “还有,这道菜就是我也不曾见过,当年大诗人苏轼特意为它作诗一首,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个河豚啊,据说是世间难得的美味,就算是有中毒身亡的风险,依旧有不少人会去吃它。” “咕嘟~”众人咽口水的声音不绝于耳,他们听到这些话,感觉手里的小窝窝头都变香了。 王恒看气氛差不多了,准备拿出最后的压轴菜。 “你们可知道这世间最珍贵的食物是什么吗?” 众人摇头,连稳重的队长也听得勾起了兴趣。 “是那碗鱼汤。” 王恒将《金色的鱼钩》讲了出来。 这个事情发生在红四方面军,就是129师的前身部队。 王恒小时候不懂课本里讲的故事内涵,一门心思投到那碗鱼汤上,直到后来他才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这个故事引起了战士们的一众共鸣,尤其是队长这位同样年轻的老红军,他哭的泪流满面,他抓着王恒的手说道,“我就是那名小战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