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围魏救赵 求月票,求推荐 (第2/2页)
若是陈德兴敢让他的大军离开沿海、沿河地区而入内地,蒙古骑兵根本不用和他们会战,靠机动优势打击补给线,也能把陈德兴的陆军饿死了。 所以陈德兴只能采取迫使蒙古人主动攻坚的战术以赢得高丽。唯一的办法,就是在鸭绿江畔筑城,并且屯驻水军。利用水上优势,切断深入高丽的蒙古军队和辽东的联络。 “陈德兴要在鸭绿江畔筑城,再以水军断我归路?”塔察尔沉默片刻,淡淡动问。 刘孝元点点头,笑道:“大王英明!” 塔察尔笑了起来:“真要如此,某家就叫他有来无回!” 刘孝元低声道:“大王,陈德兴所部战力不俗,还需小心应对。” 塔察尔语气森然:“吾东道四王麾下,引弓控弦之士不下15万,何惧陈德兴区区数万之众?” “陈德兴还有水军精锐!” 塔察尔道:“传令给郭侃,限其15日之内修复所有战船。再令金仁俊、林衍召集三别抄旧部,高丽水军所部前往西京,去郭侃帐下听用!” …… “蒙古人的水军回到海津镇了吗?” “没有,至少臣离开的时候还没有。不过蒙古人正在海津镇造船!” “造船?什么船?” 摩尼山城的一间大殿中,一群人围着一条铺着地图的长桌,一边研究地图,一边在说着话。 问话的是陈德兴,而答话的则是刚刚从海津镇返回的刘阳,这位特务头子在江华岛夜战之后,就以行商的名义贩运人参、毛皮去了海津镇,亲自探查蒙古水军的虚实。
制海权是陈德兴的根本,所以他决不能容忍蒙古人有任何扩充海军的举动。 “是大三角帆船,还配有3个人才能划动的长桨。” “有几条船?建造的情况如何?”陈德兴连忙问道。 “同时开工的有20艘船,臣离开的时候已经完工一多半了。” 陈德兴还没有说话,北洋舰队提督高大就立刻道:“不能让蒙古人把船造好,否则海上的征战没完了。” 陈德兴冷笑不言。心中却道:“蒲寿庚这货以为海津镇安全是吗?老子就让他知道,凡是靠海的地方,便没有安全的!” “大王要去袭海津镇?”陆虎一愣,“那么金州还打不打了?” 金州是金国的地名儿,大约就是后世大连一带,在辽东半岛的尖尖儿上。只要据守住几公里宽的金州地峡,那么后世大连市区、旅顺区等大约1000平方公里的地区,就会处于绝对安全当中。这块地盘比江华岛大了一倍,既有天然良港,又有适合开垦的肥沃黑土地。占下来以后,就等于在蒙古东道四王背后插了把尖刀! 他们如果要来夺取金州,那么陈德兴大可以凭险据守,打一场13世纪的旅顺攻防战!如果塔察尔置之不理,那这把尖刀很快会插向辽河和沈阳。 “金州当然要打下来!”陈德兴一笑,伸出根粗大的手指,指着地图上的海津镇,“咱们先打海津,再取金州!这辽东、辽西、燕地的沿海,我们何处去不得?他忽必烈有多少人,怎么守得过来?” “那筑城的民伕呢?先运去海津?”高大问道。 “先运去海津!”陈德兴笑道,“咱何不在海河入海之口筑个城?就守在忽必烈老巢门口,难过死他!” “在海河之口筑城?那得多少日子啊?”陆虎问道。 “急什么?”陈德兴笑了笑,“我还要在海津呆一阵子……有20艘大帆船呢!有了它们,海军立时就能扩出一倍!” “那忽必烈会不会……” 陈德兴看了看陆虎,笑道:“怎么,没有把握吗?担心打不过忽必烈?” 陆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承认道:“大王,您说着了。恶虎我真有点担心……上军不过12500,骑兵师1500,您的近卫师最多出动1000人。加一块不过15000人。忽必烈的燕京再空虚,三万守军终是有的,而且他还能从辽东、辽西调兵增援。” 陈德兴冷笑:“不怕,不怕。我又不要燕京,这回只在海河两岸活动,若是来得及筑城,就让忽必烈来啃我们的坚城,若是来不及,大不了一走了之,这海在咱们手里,何处去不得?”(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