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第一本书  (第1/2页)
    (八十二)    何帆对运河岛说:“看来你花了不少时间去寻找和阅读新人作者们和扑街作者们的书。”    运河岛说:“是的。其实,如果时不时地读一下这些成绩不太好的作品,会感到阅读体验的丰富度大有提高。    不恰当地比喻一下,如果写文像是解一道题,求24x25得多少,而大多数读者偏好附带解题过程的正确答案,或者期待着某种解题方式。成绩比较好的文大多是这样:    爽文大概就是掏出计算器飞快地按几下,把屏幕上的结果展示一下:600。    写得细,以大纲,人物和文笔取胜的文大概就是列一下竖式,仔细算一番之后得出:600,同时附带过程。    文青一些的文大概就是先把24x25改写成4x6x5x5,再写成4x5x6x5,然后说,由此可见这是20x30,得出:600。    而冷门的书,扑街的书,或者新书里,就可能有许多很不同的情况:    有可能直接说,600,信就得了。    有可能只用加法,一点一点地加上去,加对加错都有可能。    有可能会说,我不太会,但听别人讲过,20x20=400,25x25=625,那在中间选一个吧,550。    有可能把符号弄错了,得出结果:49。    有可能不去回答,画个图:~( ̄▽ ̄~)(~ ̄▽ ̄)~。    还有可能先讨论一番:24是什么含义,25是什么含义,x是什么含义,等等。    ……    这其实也是很有趣味的。    另外,有些作者的进步是rou眼可见的,几十章过后整体进步很大,有种观看养成游戏的感觉。    从一个网文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身为作者经历是奇妙的,难得的。”    何帆接着说:“你自己的书应该也是算在这一类里的吧?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运河岛笑笑:“《运河岛》这本书当然属于这个分类。    其实,这本书最开始就是心血来潮的结果。    某天凌晨我突然觉得可以写一两章发布一下,然后就过审了。    最开始知道过审的结果时,我是很惊讶的,因为我之前写过两次,都没有过审,而且我找不出原因。    就这样,这本书就诞生了。    既然这本书能诞生,我们就一起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会好好写下去的。这本书会写多长我并不清楚,因为它有一点随笔或者日记的性质在里面,所以故事本身是没有终点的。    一切随缘吧。    畅想一下,这本书如果真的写上几十年,会不会封神?”    何帆也笑了起来:“那就让时间来给出答案吧。”    何帆继续问:“之前听你说过,你的这本书读者比较少,这有给你带来什么困扰吗?”    运河岛说:“困扰谈不上。    读者少本来就是意料之中的。    首先我是个新作者,没有粉丝积累的。这个网文平台上的作家和作品都是海量的,这本书想被读者们发现并不容易。因为这种原因,很多新作者的第一本作品一开始的读者都会很少,甚至于没有。    再有就是,这本书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