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两军交战  (第1/2页)
    其余的明军听到同伴的呼喊声,挥舞着武器冲了上去。    “今天便是你的死期!”    数百名身穿棉质盔甲的鞑子骑兵将他紧紧包围。    就在这时,关宁的铁骑如黑云一般席卷而来。    吴三桂冲到前面,看到城门被打开,急得想扇自己几巴掌,他要是不能弥补这个疏忽,他说什么也不能原谅自己。    “给我杀!”他一挥剑,冲进了敌阵。    士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纷纷策马冲锋。    鞑子骑兵饶是擅长野战,但看到明军这阵势,也不免有些害怕。    壮汉喊道:“死守城门,退一步者必斩!”    两队骑兵相撞,人仰马翻。    他知道自己必须赶紧战斗,得抢在多铎之前关闭城门,否则后果难料。    浣溪山上,多铎皱着眉头,和几位将领一起规划着接下来的进攻方向。    按照多尔衮的吩咐,他带着三万骑兵日夜兼程,不敢耽搁片刻,没几天就到了东罗城,人马却已经筋疲力尽了。    他本应立即进关进行休整,但吴三桂非但没有按照约定开关,自己带来的骑士反而遭受炮火的猛烈轰击。    几名中尉气得尖叫起来,却又无能为力。为了早点赶到,这次他们带的全是轻骑,而且没有大炮之类的攻城器械。    事到如今,傻子都知道吴三桂是改变了主意。便提议先撤退,待多尔衮大军抵达后再攻山海关。    仅他一支轻骑,孤军深入,很容易遭到关宁的铁骑围攻。届时,山海关上的士兵再下来接应……    多铎也很生气,但很快就沉静了下来。    他十四岁跟随皇太极上战场。厮杀多年,凭借丰富的战争经验,他敏锐地感觉到,轰炸的时机极其不合理。    吴三桂习惯在大规模冲锋时使用大炮轰炸,很少轰炸小单位,这似乎不像是吴三桂的意思。    只是他此刻却不知道山海关内的情况,所以决定留在原地,伺机而动。    没有人会想到,就是他这一次判断,将决定历史的未来走向。    “近卫军统帅恩克伊愿潜入东洛城。”一名探马一进入营地,就从马背上翻身滚下,跪倒在地。    多铎愣了一下,便欣喜若狂,骑上马,挥舞长剑,“进攻。”    三万骑兵大喝一声,浩浩荡荡地跟着多铎来到了东洛城,刀在炽热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接着就是一场激战,吴三桂险些将恩克依的人马全部杀光,忽然听到城外传来马蹄声,不知来了多少人。    他心里顿时一沉,砍死了一个鞑子。见那边还在四处砍杀,便驾着马,向远处砍杀着去。    就在恩克依杀了一支明军之际,猝不及防下,正待要动,只听砰的一声,一把长刀挡住了吴三桂的一击,正是吴三桂的老对手玉多铎亲王!    吴三桂只觉虎口一震。他趁机收刀,绕了一圈,反手砍死了追赶的鞑子,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万幸逃了出来,向多铎微微鞠躬以示感谢。    他此刻已经是全身伤痕,身上的皮肤几乎被鲜血染红,全靠意志在支撑。    多铎眼底露出一丝钦佩之色,左右看了看,没有看到皇帝,有些奇怪,“本王如约而至,不知大帅为何食言”    他在来的路上遇到了吴三畏,大致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