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7章:又见烸子! (第1/2页)
<\/b>1994年9月30日。 上午的时候,杨铭接见了不少人。 下午的时候,他也接见了不少人。 不过,在晚饭的时候,陈震华过来说道:“老板,烸子想见见你。” 烸子? 杨铭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对方了。 相比起历史上,烸子似乎已经渡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活了下来。 那么他还是原来那个他吗? 杨铭知道这些年烸子每年都有新的长篇上市,除了最出名的《苦难记》连续在多国畅销,后来又出版了《我的苏连生活》。 这一部长篇在国内,南洋,甚至海外也引起许多人的注意。 当时,烸子前往苏连两年时间,特别是在最后解体前的两年,他亲自深入到东欧,以及苏连加盟国生活,让他真正体会到苏连下面普通民众的生活。 而这一部长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当时英文版出版的时候,受到欧美的关注。 在国内发行的时候,也受到国内关注。 如今,杨铭再见到烸子的时候,看到对方还是留着一头长头发,眼睛看起来还是很亮,并没有表现出迷茫。 “杨先生,好久不见。” “烸子,好久不见。” 杨铭和他握手后。 俩人坐下来。 烸子很清楚,自己的命运是被杨先生给改变了。 至于当初杨先生送给他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现代诗,他至今都在想到底是谁写出来的。 那首诗表面上和实际上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这一点上,这些年烸子已经体会到了。 “杨先生,我前些时间刚刚去了巴希。” 他确实是去了巴希,也体会到巴希那边贫民窑和印毒那边贫民窑生活的不一样。 而此次回来,他想见见家人,然后再周游列国。 现在凭借他的版权税收入,他已经不需要杨铭的支助,而且,单靠书籍的出版,他的收入越来越高。 他和他的家人过得越来越好。 不过,至始至终,他家人还是希望他能够当官是最好的,何必全球各地转来转去。 但是,烸子知道,自己停不下来,他需要到处寻找灵感,他需要把自己看到和自己想到找出来。 当然,这些年,他已经获得很多很多的荣誉,他现在是实至名归的北大四大才子之首。 “无论去哪,安全第一。” 像烸子这种人,一个人周游列国,其实还是很危险的。 特别是现在来说,全球各地都不安全。 如果在异国他乡,被人盯上,也是很容易出事。 当然,烸子到每个地方,他都可能提前学一学当地的语言,风俗习惯,尽可能避免惹到当地人。 烸子在这和杨铭谈了很多。 离开前,烸子问道:“杨先生,我还是很想知道,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谁写的?” 是谁写的? 当然是杨铭前世那个烸子写的。 但是,他不可能说出来。 他只能说道:“有一个人,和你一样很有才华,后来他写了这一首诗,又无意中落在我的手里,我觉得很不错,也就送给了你。” “那个人还在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