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7章 我不允许他们破坏和平 (第2/3页)
他一把拎住姚冰衣领:“你师父哪去了?” 姚冰刚想挣扎,回头见是姚佳,脸上的戾气才一闪而过:“大大,俺师父想是练剑呢。” “练剑?” 众人皱眉。 这年头,要练就练枪,谁还练冷兵器? “在哪?”张寿增问。 姚冰说:“在后贝加尔斯克原来俄兵兵营北边。” 原来是上次练剑,被一群鼻涕娃打断,赵传薪就另觅他处。 然而,姚冰这些鼻涕娃往东最远能跑扎赉-诺尔和达赉湖,往南最远能跑到新巴-尔虎右翼,往北就去后贝加尔斯克,四面八方的流窜作耍。 赵传薪躲也没能彻底躲掉他们。 姚佳等人一听,二话不说,上马车向北走。 原俄兵兵营北边有一大片空地。 当姚佳、张寿增和崔凤华来到这里时,赵传薪正在静立不动。 姚佳让车夫老远停车,三人下车,姚佳嘟囔:“这是在干啥?” 张寿增同样疑惑:“不懂。” 崔凤华说:“莫非和王阳明龙场悟道一样,正在感悟什么?” 姚佳:“……” 张寿增:“……” 他们了解赵传薪,赵传薪聪明归聪明,可你让他悟道? 不是那块料知道吧? 崔凤华却是眼睛一亮说:“赵知府的这身衣服真好看,就是冬天穿着怕是有些冷。” 但见赵传薪穿着青灰色立领中山装,站在雪地中动也不动。 周围遍布凌乱的脚印。 在他的前面有个木头靶子,此时赵传薪正对着木头靶子好像在发呆。 虽然赵传薪没动,但三人莫名的感到一阵压力,竟然不敢上前,不敢开口打搅。 姚佳点上一根烟,说:“我看过忠义练大枪与人切磋,好像就是这个样子。但知府大人手中什么都没有啊……” 崔凤华想起了什么:“对了,曾经在延-边,赵知府给我们讲故事,说练剑初级是利剑,进阶是软剑,更上一层楼是无锋重剑,然后是草木竹石皆可为剑,最后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赵传薪当初给背水军讲的故事可多了,什么斗气化马…… 正在这时,赵传薪忽然伸手。 快,非常快,快到连残影都看不清。 赵传薪出手瞬间,手中忽然出现了一把闪着红光的长剑。 崔凤华大惊,脱口道:“天人合一……” 这不就是本来无剑,心中有剑就出现剑了么? 只见光剑瞬间洞穿靶子,光剑消失,同时响起了枪声。 砰。 三人倒吸凉气。 赵传薪出剑快到让人看不清,但他们只是看到剑忽然消失,然后就响起了枪声,根本没看见赵传薪掏枪开枪。 这是怎么做到的? 枪声过后,赵传薪沮丧的转头:“你们来干啥?” 原来他早就发现了身后有人,只是没有说话。 他的这一次练习算失败了,不是因为没打中,而是因为慢了一步,眼镜中沙漠皇帝先一步洞穿了他的胸膛。 三人赶忙小跑着上前。 “赵先生……知府大人。”崔凤华率先开口。 “是你?”赵传薪恍然:“伱不是那个谁……” 崔凤华却不敢有丝毫不满:“赵知府,是我,我是崔凤华。” “对,我知道,用不着你提醒。”赵传薪不满的说。 崔凤华:“……” 赵传薪问他:“你来胪滨府干啥?” 崔凤华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赵传薪:“这是刘团长给您的信。” 赵传薪接过,看见蜡封完好,没有当场拆开。 又问姚佳:“你俩只是陪小崔来?” 姚佳咳嗽一声:“我的事稍后再说,张总办你先说吧。” 张寿增满脸郑重:“此前我忘记了一件事。有个比利时人,叫贝勒纳特,是海牙国际和平会议限制军备委员会的主-席……” 张寿增将事情大致讲了一遍。 他原以为赵传薪会重视,会愤怒,会破口大骂。 熟料赵传薪啐了口唾沫:“他说他的,关我屁事。海牙国际和平会议,不过是个笑话。” 就好像韩国的代表密使李相卨参加海牙和平会议,结果呢? 明明是他们被殖民了,最后在列强还是倾向于承认《日韩保护协约》。 如果所谓的和平会议,只是粉饰列强瓜分他国的面子,那这和平会议就是个笑话。 张寿增急了:“知府,不可不重视。此事已经登报,据闻,贝勒纳特有望获得明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哈哈……”赵传薪乐了:“诺贝尔和平奖就是个乐子,获奖者都是乐子人,你听听就好,不必当真。” 现在,未来,向来如此。 张寿增懵逼了。 这是啥意思? 诺贝尔这等举世瞩目的奖都不放在眼里?未免也太托大了。 “那就这样置之不理?”张寿增有些不满。 赵传薪见他面色凝重,就问:“他是怎么在报纸上评价我的?” 张寿增的记忆力很好,他说:“贝勒纳特说,你是典型的具备中国唐朝时期侵略主义的野蛮人,惯于采取冷酷的言辞和暴力行动,从不惮于强硬而明确的表明谨慎之人不敢大声说出的话……” 张寿增一边说,赵传薪一边点头:“嗯,嗯,不错,对……” 张寿增:“……” 赵传薪乐呵呵道:“我看他说的就挺对的嘛,我可不就是那样的人?人家说真话,你生什么气啊。” 姚佳“噗嗤”笑出声来:“大人,你还是回复一边比较好。” 毕竟赵传薪不仅代表他个人,还代表胪滨府。 赵传薪点点头:“那行,鹤岩,你也在报纸上发表。就说……嗯,我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冷酷的言辞所带来的消极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我将自觉在思想上与世界和平组织保持一致,坚持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