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儋州,破落宜伦  (第1/2页)
    章惇旁边坐着一名大臣,名唤蔡卞,官尚书左丞,乃章惇副手。    蔡卞闻言,沉吟片刻道:    “雷州大疫,那刘延寿能以良方克制疫情,也算有功。”    “至于石坚少年,若是根脚出自那家书院,能有如此见识,也不奇怪。”    章惇冷笑,表情严厉。    “当今天下,乃士大夫当国。所谓书院,不过是隋唐门阀余毒。”    “若门阀依旧,焉有你我这般士大夫出头之日?”    “蔡相,老夫欲使你兄蔡京前往书院,喝令石氏查明究竟是否和此人有所关联。”    蔡卞迟疑,摸着胡须沉吟片刻,道:    “只不过区区一士人,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吧?”    章惇摇头,表情严肃。    “风起于青萍之末,焉知今日之士人,不是他日之宰相?”    “当今新风已盛,石氏竟还顾念元祐党人,命族中弟子跑去那天涯海角追随苏轼?”    “若查明此子当真是石氏中人,那石氏书院,也就不必再留存于世了。”    蔡卞唯唯诺诺。    章惇又道:    “再命董必前往儋州,查访那苏轼和石坚之事迹。”    “若是抓住什么根脚,立刻禀报老夫。”    “那雷州知州刘延寿,竟使疫病流行,简直失职!”    “着褫夺其知州之位,他不是喜欢和苏轼厮混吗?那就让刘延寿滚去昌化军治下当个县令吧!”    蔡卞唯唯诺诺,退了下去。    章惇看着蔡卞背影,哼了一声。    “父生九子,各有不同。一子唯诺,一子阴私,也是难得!”    顺手将刚刚拿到的几份岭南文书丢在地上。    “来人,拿去烧了,看着碍眼!”    琼州。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行于路上。    苏轼看着窗外延绵不断的土路,感受车中颠簸,不由感慨。    “想不到琼州之荒凉,竟至于斯。休说是汴京,就是雷州也比琼州胜过太多。”    石坚同样也看着窗外,微微点头。    “世人以琼州为绝地,自然不无理由。”    即便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琼南群山之中,尚有不少村落家徒四壁,赤贫无比。    石坚家乡之县,直到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才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又何况是如今这千年以前?    南蛮绝地,并非虚言。    苏轼转移话题,对石坚道:    “老夫见帅哥小友和本地人交流,均以方言。莫非大宋官话,在琼州完全不通?”    石坚想了想,道:    “琼州汉人所讲,大多乃闽南琼文片。但盖因琼州汉人乃是移民,也有一部分自广南东路、西路而来,故而除闽南语外亦有其他数种方言。”    “如在下家乡儋州,讲的便是儋州话,与闽南语完全不通,乃是出自昔日南北朝时冼夫人后裔。”    “至于琼州内部山区俚人,更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言了。”    苏轼听得越发称奇,只有一旁苏过挤在车厢角落,连连哈欠不迭。    一路行来,各种乔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道路之中,便是几日不走人,那植物就争先恐后生长出来,蔓延其上。    车轮碾过,将植物根茎压断,辚辚而去。    路边村庄极其少见。    纵然见到几处,也是颇为老旧荒凉,村庄之中的村民见马车路过,手持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