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五章 望月城 (第5/7页)
,拓跋川城主的话传递到每一位参赛者的耳中。在众人的注视下,拓跋川手袖一抖,一张青色卷轴缓缓的出现在他的掌心中。众人的目光看向青色卷轴,便已明白,青色卷轴必定是江山如画图。“开!”在众人的观看下,拓拔川轻喝一声。随着一声轻喝,江山如画图的画卷展开。突兀,一声震耳欲聋的声音传入到众人的耳中。是水声,苏洵第一反应便是江山如画图中有水声。不对,是瀑布声,舒晓松神情一凝。突然,原本滴答的声音变得有些急促。画卷展开,从画卷中看,一条飞泻的瀑布,如同银色的带子,又好似万马奔腾发出欢愉的声响。瀑布如同水柱一样倾泻而下,发出巨大声响,溅起数丈高的浪花,汇聚到下方的潭水中。众人的目光随着瀑布倾泻的方向望去,在画卷中,瀑布居中,而在瀑布左右两侧便是险峻的高山。在高山上,点缀的是蓊蓊郁郁的青木。当真有万木争荣,绿树成荫的景色。树木扎根在岩石上,生机勃勃。这番景象,看着众人吃惊不已。云兄,江山如画图好生奇怪,舒晓松吃惊道。云一剑瞥了一眼苏洵和舒晓松,缓缓道:“是因为这件五品灵器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五品灵器,而是接近于空间器的五品灵器。”空间器的五品灵器,舒晓松眉头一皱,若有所思。这也是江山如画图的独特处,云一剑沉声道:“江山如画图的确是一件五品灵器,但他并非我们理解的兵器炼制而成,而是以一方空间炼制的空间器。”听着云一剑的介绍,舒晓松方才恍然大悟。你们准备好了吗?突兀的一声传递到全场。诸多的参赛者皆是站立起来。苏兄、舒兄,闭上眼睛,城主要将我们传入江山如画图中,一声声响在苏洵的脑海中响起。苏洵此刻也是站了起来,缓缓的闭上眼睛,细细的感知着周围的一切。“呼呼~”好似一阵清风吹过,苏洵只觉得身体轻飘飘。他好似漂浮在虚空,就在他想要睁开眼睛的时候,在耳边又响起了拓跋川的声音。你们切莫睁开眼睛,空间传送,一个不稳定,便会将你们放逐凌乱的虚空中,到时候你们想要回来,便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苏洵当即谨守心神,不敢睁开眼睛。轻飘飘的感觉约莫持续了数百息的时间。百息之后,苏洵的身躯又缓缓下降。他的脚尖轻轻的掂在地面上,一触地的感觉让人极为熟悉。祝福你们,希望你们能够通过一轮的淘汰赛,耳边已经响起了拓跋川的声音。此时,众人方才睁开眼眸。睁开眼眸后,一缕极为刺眼的阳光照耀在苏洵的眼睛上。苏兄,我们已经进入了江山如画图中,云一剑缓缓的开口。云兄,我们是结伴而行,还是……常有看了一眼云一剑。入了这里,感悟全凭自己,同行的话,虽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也不能保证能够走出去。云兄的意思,我明白了,常有淡然一笑,当即跨出一步,朝着前方走去。苏洵点了点头,的确如同云一剑所说,倘若是战斗,结伴而行,的确能够最大化的保证安全。但他们在江山如画图中寻找出路,靠着乃是自身的感觉。想要感悟出图中的道理,必须能够静心,一行人同行,又如何做到静心。舒兄、苏兄,我们也分散开,云一剑郑重的开口。舒晓松和苏洵点头称是。苏兄,你准备去那边,舒晓松眨了眨眼睛,看向苏洵。苏洵朝着四周扫视了一眼,发现四周已经有人盘膝在地上,进行感悟。他当即慨然一笑道:“我走西边。”那我走东边,舒晓松不假思索。那我便走南边,云一剑笑着对着两人开口。三人一一分别,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苏洵迈开步子。论道,苏洵口中轻轻的吐出二字,苏洵最不缺的便是对世间道理的感悟。他的实力或许并不是最强,但倘若论及感悟,只怕没有几人有苏洵般经历。苏洵的脸上露出笑容,那是一种绝对的自信。在苏洵的正前方,一名青年有些怔怔的看了一眼苏洵,不由嘀咕道:“这时候,还能笑得那么灿烂,可真是傻。”苏洵听后,不为所动。很快,他便来到鬼手钟逸泉的身边。钟逸泉停下脚步,打量着苏洵,疑惑起来。苏洵只是朝着他淡淡一笑,继续向前。钟公子,莫非家伙是疯了不成,在钟逸泉的身旁,一名青年男子看着苏洵。“有趣!”还有趣,还没有从江山如画图中走出去,便有人已经疯了,那名青年男子压低声音,叹道:“真是可叹,可悲!”钟逸泉眉头微皱,摇了摇头,道:“有的人看似疯,但却比清醒的人还清醒。”是什么话,那青年男子跟上钟逸泉的步伐,当即疑惑。钟逸泉停下脚步,开口道:“就像有的人清醒,却还不如疯了好。”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传出,那青年男子只能摸摸脑门。钟逸泉看青年男子的模样,哑然一笑,道:“看来还是不懂。”说完句话,他径自朝着前方走去,不在理会青年男子。苏洵一步步向着山林间走去。阳光正好,百草在清风的吹拂下微微摇摆。万物,似乎都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着苏洵打招呼。走到一处灌木丛中,一处树木枯干挡住了苏洵的去路。苏洵双目一凝,当即走向近前,轻轻的将枯木拿起,跨步过去。他并没有将枯木挪移到其他地方,而是轻轻的放回原来的位置。在苏洵的身后,钟逸泉紧随其后,当他看到苏洵这般举动的时候,皱了皱眉头,当即轻喝道:“既然前方有东西挡住,为何方便自己,却不方便别人。”苏洵听到有人呼唤,当即转过身躯,看向钟逸泉。这位学子,前方既然有灌木丛林挡住去路,你也知道有人也会路过,何不拿起枯木枝干,方便与人。你是说枯木,苏洵疑惑的看着钟逸泉。正是,钟逸泉点了点头。它好端端的放在那里,我为何要将他拿开。拿开枯木,方便了后来人行走,这种事情,也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并不费劲。方便后来人行走,苏洵一听,愕然。旋即,苏洵淡然一笑道:“倘若枯木不愿意被人挪来挪去呢?”他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让人哭笑不得。你这话就有点牵强,枯木又没有意识,你怎么知道它不愿意被人挪开。显然对于苏洵这种敷衍的回答,钟逸泉并不高兴。苏洵没有解释,而是继续向前。他不愿意花时间与钟逸泉讨论,因为没有必要。万物皆是有灵性,就像枯木,为何偏偏倒在位置上,为何落叶偏偏落在地面上,一切都是一种特有规律。从苏洵的角度去看,他是不愿意破坏里面的一草一木,所以他跨过枯木,并且将其还原到原来的位置,他的出发点,没有错。倘若从钟逸泉的角度去看,苏洵的举动,便是让后来人不方便。两人讨论的事情本就不在一个点上,又有什么必要讨论。看着苏洵离去,钟逸泉眼眸中带着一丝怪异之色,冷冷道:“这种家伙太过自傲。”他走到枯木旁,将枯木摆正,腾出一条路来,继续向前。做完一切,他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向前迈出两步。就在他迈出两步的时候,一阵清风吹过,原本被挪移的枯木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再次落在原来位置。钟逸泉看了一眼枯木的位置,虽然不是原来的位置,但也才差不了多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