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_第398章 吴国郑国周国篇: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8章 吴国郑国周国篇: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第5/6页)

    这东西造假能理解,但郑王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木牛流马的动力在哪?后人研究几千年了,都没搞明白,甚至怀疑这东西不存在。

    郑国做出来了。

    想试试真假,那抱歉,这东西在地底下埋了几千年了,本就是古董专家修复的,你要是弄坏了,可赔不起。

    至于修复过程,也不对外公开。

    主打的一个靠猜。

    但这些木头,基本可以确定是三国时期的,至于是不是真的木牛流马,还有待考证。

    郑王玩得溜啊,建立了一座诸葛武侯庙,按照四川的武侯庙一比一仿造,承认这庙是仿造的,但文物,四川肯定没有,我们郑国才有。

    卧龙海,就被郑国抢注了。

    然后郑王就瞄上了宋太祖赵匡胤。

    老皇帝讨厌宋朝,但不讨厌赵匡胤,而且斧声烛影,让后人猜了几千年。

    郑王给你揭开谜底。

    又发现了赵匡胤后人的墓。

    好像华夏名人后代都愿意往郑国跑,要不是能看地图,我们还真信了你的鬼话。

    三国时期有远洋的船支吗?

    宋朝有吗?

    还真别犟,真有!

    东吴能发现宝州,说明船支具备远航能力,蜀汉确实没有这样的船支,但这个诸葛亮后人,是和陆逊后人一起逃过来的,用的吴国船支。

    宋朝的船支,别说远航郑国了,就是远航欧洲都能。

    因为五代时期的刘汉,做的就是欧亚贸易,这一点历史上是可以考证的。

    郑国还发现了很多古代船支停靠的遗址,打捞了几艘沉船出来,足以佐证历史为真。

    也别管人家是漂来的还是划来的,反正就是来了。

    郑国主打的一个遗迹多。

    本来还想对岳飞伸手的,被朝臣拦住了,岳飞距离现在有点近,容易被打假。

    那就上韩国忠。

    随着岳飞传推广,韩国忠和梁红玉,可被广大书迷喜爱,梁红玉可被皇帝钦点,入烈女庙的人物啊。

    韩亮在历史上,几乎没什么记载。

    可在郑国出土了韩亮墓,原来韩亮不满南宋朝廷避世隐居,来到了郑国,在炎汉为官。

    郑国编造了一段凄美的历史故事,炎汉被异族攻打首都,韩亮挺身而出,击退了外族保卫了首都。

    怎么看都是于谦的故事呢?

    故事出现了转折,因为jianian臣打开了城门,韩亮护佑着炎汉皇族成员来一场千里走单骑,最后为国捐躯,炎汉灭亡。

    考古专家看完了这段历史都骂娘,这不是于谦和关羽的集合体嘛?纯他吗瞎编。

    但郑国真的出土了韩亮墓,还出土了大量竹简,竹简上记载了这一战的经过。

    竹简上还出现了两宋之交大量珍贵史料。

    一处墓地无法佐证。

    在炎汉之后的下一个王朝里,出现了史书佐证这段历史的真实性,还有几个陪葬墓里,都发现了关于韩亮的记载,这下石锤了吧?

    几年后,郑国又有重大考古发现,发现了大乾十三陵。

    这可是重磅史料呀。

    虽然被盗毁严重,却还是能找到一些文物,佐证大乾的存在。

    郑王主打一个会编故事。

    官方正史不太信,但民间喜欢看热闹呀,这种名人的后人为国征战的故事,很有市场的,大家愿意听啊。

    反正看郑国的历史,主打的一个刺激。

    华夏的未解之谜,郑国都有答案。

    大乾被大顺灭亡了。

    大顺二世而亡,正值天下乱世,朱见渚扶大厦于将倾,力挽狂澜,再造大郑。

    这历史像不像吴国!

    你俩编历史的都是一个人!

    郑国遍地是古墓,建造了几百个历史博物馆,让郑国历史实现考古闭环。

    景泰六十年,郑王写了一本鬼吹灯,盗墓者传奇。

    直接逻辑闭环。

    这回谁敢说郑国历史造假?

    不信你来挖一挖啊,我们地底下墓地多的是。

    郑王可不随便叫大明古代的名字,他创造出不少地名,根据地名又创造出一批历史。

    世界主流媒体,都不觉得郑国是一块孤地,而变成了史实记载,郑国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国。

    只有老皇帝知道,郑国为了伪造历史,砸进去多少钱啊,都是他的钱,这个王八羔子!

    像那些遗迹,造假都得花钱的。

    郑王还根据梵文佛经,造出很多遗迹,有的还要造出火山喷发,淹没遗迹的假象,然后再挖出来。

    鬼吹灯里的故事,都能和现实一一对照。

    就是费钱。

    这也是郑国人口少的原因。

    郑王心思都在造假上了,国内文化气氛浓郁,但国民经济却实属一般。

    这里拥有全世界最天然的牧场。

    出口的rou食可干不过南美。

    也是这年代保鲜技术一般,那种rou罐头在大明已经滞销了,大家更喜欢吃鲜rou,鲜rou贵呀。

    郑国的鲜rou也根本无法出口去大明,实在太远了。

    这些年,郑国也在改道河流,治理河流,逐渐让河流变得平缓,环境适合居住。

    至于土著,早就没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