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1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十京五十七省 (第5/5页)
集富商集资?” 朱祁钰估摸一下:“自己出也花不了几个钱,基础建设朕出吧,其他的可以招商引资。” “儿臣这就给内阁传旨。” 朱见漭也不在乎这点钱,老皇帝家底儿这么丰厚,该花就得花。 老皇帝可没给他看家底儿。 但他可知道,东欧很多东西,都有老皇帝的投资,每年都用火车往京师里面运黄金。 他可不是朱见淇,钱该花就花,攒着没用。 “那改国旗的事?” “爹,儿臣觉得别改了,用了五十多年了,天下人都习惯了,您要是想将五十七颗星加上去,就重新制作一面,当做纪念用。” 换做朱见淇,估计会跟老爷子算账,换旗花多少,朱见漭则是没有理由,就是不改了。 养心殿传出消息,老皇帝要建十京,阁部重臣吵吵嚷嚷的,都觉得没必要花这笔钱啊。 随着火车提速,中枢掌控如此庞大的疆域,多少有些如鱼得水,并不觉得哪个省份会独立出去。 大明可不是联邦制。 其实在景泰五十五年时,有朝臣提出联邦制,因为德国,就是有很多爵位封地、自由领等组建的联邦制国家。 欧洲基本都这样的,可以说,欧洲没进入封建皇帝制度,还是分封制呢。 所以要组建联邦。 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君主。 如果看罗马史书,欧洲也被统一过,可这个史书的真实性难以考证,而且这是公元几百年的事,当时华夏已经从秦朝进入宋朝了。 就说商朝,也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可这个大一统,和秦始皇的大一统是两个概念。 秦始皇大一统,奠定了华夏版图。 商朝的大一统,只是一个地区的统一而已。 罗马估计也是这样的,被后人无限美化,不断吹嘘什么罗马文明,其实就是和华夏的商朝差不多。 现在的华夏人,会拿商朝历史说事吗? 不会呀! 但欧洲人会呀! 他们觉得罗马多么牛鼻多么厉害,其实就是个渣渣呀,都别对比同时期的汉晋唐宋,对比一下商朝就可以了。 但罗马肯定是存在的,也肯定辉煌过,只是这个辉煌程度,吹嘘成分偏大。 所谓联邦制,可不是什么先进制度,而是历史遗毒罢了。 虞夏商周就是分封制。 联邦就是分封制,就是换一套说辞而已嘛,本质没变啊,无非是最后不打仗了,和平统一了。 这个统一,和华夏的统一是两个概念。 春秋战国合起来,叫东周。 东周是一个统一国家吗?也可以理解为是的,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君主,周天子,这就是统一的嘛。 这不就是联邦嘛。 如果战国时期就进入大航海了,那么华夏一统这个概念就消失了,东亚也是一堆小国,最后因为为了快速殖民掠夺,这些国家搞出一个联邦制,表面上是周天子说了算,其实是各省各国自己说了算。 这只是软统一嘛,最多把各省的外交权收归中枢,连军权都收不彻底,其实还是自己的小王国。 华夏的统一,是真实统一,华夏传统领土,一分都不能少,并且在全盛时期,进行缓慢扩张,一点点汉化,彻底消化。 这才是真正的统一,硬统一。 这样一种先进的制度,怎么要开历史的倒车呢? 从大一统,走回分封制? 这不有病嘛。 自治,才需要联邦,才需要软统一。 大明每一个省,都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华夏,这种华夏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植入每个华夏人的基因里。 看看被汉化的蒙古,他们是不是一天天也叫嚣着要统一? 所以,大明不可能走联邦制的。 除非有一天,世界来了外星人,需要联合成一个整体,会出现明联邦,这个联邦就是由各个藩国共同组建而成的。 内阁也觉得,建立多京制没必要的。 财部已经将初步预算已经做出来了,在原有的四京外,增设六京,预计投资在40亿元以上。 纵然钱是内帑出,但也太浪费了。 不如投资在工业上面。 刘健和李东阳琢磨出一个办法,不如先建大城市,等城市基础奠定了,再改成京师。 不要直接投资,太浪费资源了。 其实,老皇帝划出来的地方,要么是战略要地,要么是经济发展非常不错的城市。 后者只要改个名字,就能升为京师的。 这个时代的京师,已经趋向于直辖市这个概念。 直辖市,是税收归上面。 主要是经济条件非常好的城市,会升格为直辖市,中枢直接管辖的城市。 京师,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不设直隶,肯定也要由中枢直管啊,财政收入直接收归中枢,地方省份肯定不愿意的。 这会产生虹吸效应,直接把人力物力全都吸走,导致一个省,都在给这个城市打工。 朱见漭的意思是,升为京师,不造行宫,是战略布局。 一旦大明西征,兰京、西京就能囤积海量物资,因为是中枢直辖,没有乱七八糟的事。 其次是战略重视。 全国所有城市,重视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像东北,就是一个产粮基地,没必要建什么京师,有几座大城市就够了。 倭国为什么要建京师,因为距离大明太远了,必须要建立一座京师,专门派官员去管理。 婆罗洲距离大明也不近,所以需要一座巫京,百越之地直接设了三个京师,汴京、新京、孟京,说明朝廷极为重视。 经过反复商量。 朱见漭和朝臣各退一步,暂时先建东京和巫京,其他城市暂时维持原样,先期投资两个亿,全部由内帑承担。 东京就是倭国的江户,在江户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巫京则是在婆罗洲中心地带挑出一个地方来,这座城市,主要是战略布局,为了控制整个婆罗洲不会脱离大明。 新十京,大明会设置常驻官员,在地区理事。 这是设置京师的政治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