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只要福尔摩斯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第1/2页)
    不到一周的时间,《无人生还》就使得伦敦纸贵,    街头、小巷中、酒吧里,人们基本都在谈论着那首童谣,以及书中那些人物的命运。    这么下去,福尔摩斯系列可能地位不保。    道尔终究坐不住了。    他的火车刚抵达伦敦,也不休息,就乘着夜色马不停蹄地乘马车赶往斯特兰街。    妻子霍金斯嘀咕:“你这也太急了吧?”    道尔没好气地瞪她一眼,掀开马车车帘,    外面的议论声传入车厢内,    “没有《无人生还》看的我要死了。哎呀,还有两天才到周三。”    “你也订了《苏格兰人报》吗?”    “那当然。”    “你们说这个神秘的作者Lu会是谁?会不会是苏格兰人?嘶……这么一说,我觉得还真有可能,你们都应该知道,道尔医生就是爱丁堡出身。”    ……    刷的一声,道尔拉上了车帘,    与陆时相提并论,让他产生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像吞入一只苍蝇,结果苍蝇没事,在口腔里嗡嗡嗡飞个不停。    他不爽地耸了耸肩,    “听到了吧?”    霍金斯不知道丈夫和陆时的龃龉,只能试着安慰:“你不要多想。别忘了,英国是福尔摩斯的地盘。”    这句话其实也挺别扭的,    道尔更希望听到的是“英国是阿瑟·柯南·道尔的地盘”。    他无奈地叹气,闭目养神。    霍金斯一句马屁拍在了马腿上尚不自知,看丈夫休息,也不好再说什么。    车厢内归于安静。    马车朝斯特兰街狂奔。    斯特兰街在《猩红习作》中出现过,正是华生与福尔摩斯合租前居住的地方,    它位于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畔,紧挨着查林十字路,西南角就是白金汉宫,    类比来看,斯特兰街相当于首都一环内的核心街道,也难怪书中的华生受不了房钱要找合租同伴。    没多久,马车在一座杂志社门前停下,    杂志社门头的英文——    StrandMagazine,    实际上应该译为《斯特兰杂志》,但strand有河畔之意,所以很多国家将之译为《海滨杂志》,以至于后世许多译者将错就错,    反正是专有名词,无所谓。    道尔跳下车,顺手给马车夫塞小费,让他帮忙看行李,随后直接敲响了杂志社的大门,    “赫伯特,我知道你还没走。”    赫伯特·格林霍夫·史密斯是《海滨杂志》的编辑。    过了一阵,大门洞开。    一个高壮的白人站在门口,用手指顶着眼镜镜框,瞪大了眼睛,上上下下打量道尔,仿佛在给道尔照X光,    他说:“我的天!看看这是谁来了!”    说话间,两人不由得一个熊抱。    史密斯拍拍道尔的肩膀,说:“你不是要在爱丁堡住一段时间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他的目光落到霍金斯身上,很绅士地点头致意:“这一路可不轻松吧?我听说巴黎那边有些工厂已经开始制造不用手摇启动的汽车了,过几年咱们就能用上,肯定比马车要舒适。”    马车夫嘀咕:“奥兹莫比尔汽车可没我的马儿跑得快。”    史密斯不以为忤,哈哈大笑。    道尔无奈,    “咱就别说废话了吧,我来找你是有正事儿。”    史密斯也变得严肃,把两人引入大门。    杂志社内的布置非常简单,只有两个编辑室和中间的核心办公区,桌椅和狭窄的过道堆满了稿纸、杂志。    史密斯随手搬了椅子,    “坐。”    道尔落座,随后从随身的公文包中拿出一叠稿纸,    上面是铅印的小字:    第一章、夏洛克·福尔摩斯先生。    这显然是一部小说的章节标题。    史密斯惊诧道:“阿瑟,你之前不是……你不是……你不是封笔了吗?”    他磕磕巴巴,话都不会说了。    道尔没接封笔的话茬,说:“500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