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66 无人问津 (第1/2页)
等两人离开办公室,带上门的那一刻,屋子里两人立马笑起来。 屋外,王国栋拍着杨小涛的肩膀,“小涛,你听明白啥意思了?” 杨小涛看看身后的办公室,“叔,其实吧,你不用管的。” “为啥?” “别看他俩说的像是回事儿,心理跟你想的一样,只是,没明说出来罢了。” 呃… …… 中午吃饭的时候,车队的事就在轧钢厂来说传播。 不懂得人只是听个热闹,但懂行的人都跑到车队去看司机练车。 一上午的功夫,几个司机都被这套辅助系统征服,原本需要卖力扭动的车轮,现在轻轻松松完成。 车队里有几个瘦弱的司机,平时只能在四九城里跑车,因为跑长途身体跟不上,很容易出事。 而对于跑长途的司机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往往一趟长途跑下来,两只胳膊要恢复几天才能继续工作。 如此情况下,面对越来越多的任务,车队的司机都是咬牙撑着。 可现在,试过这套辅助系统后,即便是最瘦小的司机,也有把握开长途车啊。 吃完饭,刘军就来找杨小涛,希望能够尽快将其他卡车安装上,杨小涛自然是同意的。 有这么多的车子实验来提供数据,对于机械液压辅助系统的优化很有帮助。 但事情要一步步的来,车间里也要做好调整,在不耽误拖拉机生产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液压辅助系统的产出。 下午,杨小涛带着张冠宇和几个研发组的人员来到十一车间。 吃饭的时候,杨小涛就跟王法提起过,说明白这东西的用处。 王法几人知道后很是振奋,因为这东西搞不好就是一个大项目。 车间里的人清楚后,也是踊跃报名。 最后,王法根据杨小涛的要求挑了十几个人。 车间一角,杨小涛将图纸分给几人,随后在一旁指导展开工作。 有了图纸,众人也都是车间骨干,一些拿不准的地方在杨小涛的指导下也能完成。 基于拖拉机工作打下的基础,车间里工作的人对于标准执行的很严格,只要图纸上标明的数据要求,都会做到。 负责检查的工人,也是严格把控,不合格的坚决杜绝。 如此下来,不仅加快了工作速度,就是合格率也大大提升。 将工作交给王法和张冠宇两人,杨小涛抽身回到办公室。 屋子里暖气片散发着热量,暖融融的,走进来就将身上的大衣脱掉。 里面穿着一件皮夹克,在里面是系统兑换出来的保暖内衣。 坐回座位上,端着水杯吸溜一口茶,看向窗外冰冷的场景,心中莫名放松。 终于搞定一个小目标了! 放下杯子,看着正在整理资料的娄晓娥,杨小涛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开始翻看。 时间流逝,等杨小涛放下书本的时候,娄晓娥站在一旁,“下班了,我先走了。” 杨小涛看看时间,随即点头,“路上慢点。” 娄晓娥应下出了办公室,杨小涛想想也没啥干的,同样起身离开。 出了走廊,看了眼杨佑宁的办公室,人没有走。 陈宫,也坐在那。 王国栋,更是低头批阅文件。 杨小涛缓步离开。 四合院,阎阜贵正在组织大院的人开展卫生清理活动。 这是街道办下发的要求,新年新气象,这活动一直到过年前,都要持续保持。 四合院里不少人都是白天上班没功夫,就只能趁着下班回来干点活。 前后三个院子,每家每户都划分了区域。 像杨小涛家这样的,只需要将门前的院子收拾好就行,至于中院其他地方则分给其他住户。 真正做到了各人自扫门前那一块。 三天后,轧钢厂。 车队驻地,一群司机围绕着一辆卡车,不时传来议论声。 三天功夫,车间生产出足够的机械液压辅助系统,只是负责安装的技术人员不多,加上还要负责车间生产和监督工艺,所以对卡车的改造一直没有进行。 这边耽误了,但车队司机等不急啊,尤其是见识到辅助系统的好处,那车开的顺溜啊,出车速度快了一倍,一天下来能多拉一趟。 这可都是钱啊! 一个个是恨不得立马给自己爱车装上。 于是没事的司机就在十车间门口等着,见到王法就去扮可怜,遇到了张冠宇更是围着不让走,就是杨小涛碰到了,也上去央求着。 最后杨小涛让张冠宇安排两人去帮忙,就当是提前练手。 哪知这些个司机,对卡车比自家媳妇都熟悉,看了两辆车的安装后,就学了个七七八八。 等了解工作原理后,更是招呼几人自己先干起来。 于是,计划中一个周内将轧钢厂的卡车换上辅助系统,提前了四天。 三天内,搞定了。 这事,就是杨小涛听说了也不禁感慨,应了那句老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啊! “牛哥,好了没?” 刘军在一旁踮着脚往里面看,身旁张冠宇拿着本子记载着,而最里面的正是上任队长牛军。 自从出了李怀德那件事,他因为车队里的王卫军受到牵连,上面撤销了队长的职位,但却是留在车队里继续开车。 对于那事,大家都清楚队长是无妄之灾,谁能想到长的不错为人也不错的王卫军,竟然私下作风有问题还投机倒把? 所以司机们对牛军并没有看不起,反而如以前般敬重。 事后牛军想明白后也是惊出一身冷汗,这要是把meimei嫁过去,那不是害了一家人吗? 只是面对轧钢厂的领导层,总觉得没脸,心里亏的慌。 所以领导出没地方他都躲着。 这次要不是听说有个好东西,对司机来说非常重要,他也不会当着张冠宇的面修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