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 合作伙伴 (第2/2页)
文质彬彬。 “厂长!” “先坐!” 金厂长沉思片刻,“咱们能不能做出来柴油机?” “这个,我们正在抓紧时间设计,只不过仿制的,还有些困难没有攻克。” 技术主任有些心气不足,说话都不敢抬头。 “这样,我这有个想法,咱们跟哈大搞个联合,你觉得怎么样?” 虽是询问,但口吻已经是不容拒绝。 显然,金厂长对当下的情况很不满意。 “我,我没意见。” “好,那就这么定了,明天你去学校走一趟。” “好,好!” 沪上。 “老书记,情况就是这样。” 姜厂长对着生闷气的老人说着。 “也不错了,起码,能够做出来不是。” 老人话语中带着nongnong的自嘲。 姜厂长听了,低下头,心中的骄傲渐渐变成愤怒。 “告诉同志们,知耻而后勇,想要打个翻身仗,就把咱的发动机搞出来,让他们都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老书记说着,姜厂长抬起头。 “您放心,下面技术部的人已经有了想法。” “现在柴油机是个难题,所以就想在现有汽油发动机的基础上,放大后可以过的更大的动力。” 姜厂长说出技术部给出的想法,老书记听后只是皱眉,在他眼里还是柴油机更重要。 当然,现实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先搞一下试试。” 姜厂长同意。 “对了,关于三轮车的生产。上面征求我们的意见。” 姜厂长再次开口,老书记听了冷哼一声。 “这件事,不用说了。” “咱们是汽车厂,不是农具厂!这次丢的脸还没找回来…”
不等老书记说完,姜厂长赶紧点头,“我知道了,这就是回绝。” “嗯!” 等姜厂长离开,老书记想了会拿起电话。 “喂,余校长嘛,我是汽车厂的……” 随着上面下发通知,各个汽车厂纷纷同意。 两天后,刘怀民再次传来消息,南边的沪上,北边的常春,还有其他几个厂子,都同意了下轧钢厂的要求。 随后,杨佑宁也代表轧钢厂同意了。 然后将复印下来的图纸交给刘怀民,这事就算结束。 轧钢厂便将目光放在选择合作对象上。 办公室里。 杨佑宁陈宫杨小涛和王国栋聚在一起,面前桌子上放着几个纸片,上面写着几家机修厂。 陈宫年前年后找了不少人,电话也没少打,尤其是机械液压辅助系统开始上线,名气打出去后,已经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陈宫搜集了不少信息, “这是通过了解后几个地方的机修厂情况。” “这几个厂子本身规模不小,而且位置也不错。都是在大都市中,城里面工业发展较快,汽车卡车不少,这市场需求是有的。” 陈宫指着桌上的纸片,都是他搜集到的信息。 “我想问一下,咱们要几个合作伙伴?” 杨小涛首先发问,杨佑宁看了眼陈宫,他们也清楚,摊子不能铺大了,否则容易垮。 “三个怎么样?” 杨佑宁开口说出自己的意见。 “南、北、西边各一个,咱们先试试水,再加上咱们的汽修中心,应该能行。” 杨小涛听了点头,“三个的话倒是可以,覆盖面比较广了,实在不行以后也可以再加。” 想到这年头卡车的数量,杨小涛觉得已经可以了。 “运输呢?” 王国栋询问。 因为这次轧钢厂负责生产辅助系统,根据各车型不同,制造出来的产品也不同,这就涉及到运输问题。 至于为什么不让当地的机械厂负责加工,这事杨小涛提起过,却被杨佑宁和陈宫一口否决了。 理由是对方做不好,容易败坏轧钢厂的名声。 而实际上,他们想要给轧钢厂留住这只下金蛋的母鸡。 对此,杨小涛没说的。 “基本上大城市都有铁路,到站后当地工厂可以自己拉回去。” 陈宫早就考虑好了。 “我觉得,泉城那边可以增加一个,我们和一机厂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到时候事半功倍,还可以覆盖江浙区域,为将来打下基础。” 杨小涛沉思片刻,再次开口。 他可是知道,未来沿海区域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在这里提前做好准备,确定好合作关系,将来也能少点麻烦。 “这个可以。” 杨佑宁也觉得泉城一机厂不错,尤其是厂长老汪,是个痛快人。 先前合作的挺好,这次应该不会太难。 “那就四个!” “那其他三个,我们确定一下。” 家下来,几人在办公室里商量着,不时还出来让秘书找资料,一副焦急模样。 等半下午的时候,四个名额基本确定。 北边的盛京,南边的金陵,西边的武江,再加上泉城。 四个地方,其中泉城是一机厂,相信应该没问题。 其他三个地方都是选择当地的机修厂。 最主要的是,他们周围都有汽车厂啊。 想到这里,杨小涛看了眼还在商量的两个老狐狸,这绝对是故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