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 一票难求 (第2/2页)
旁看着正在雕刻的人。 这些人都是对照着模板一个个刻着,全神贯注生怕搞错了。 “这事你们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方便的好。” “最好能够个模板,大家对照着,刻出来的才能统一。” 杨小涛提出意见,具体怎么做还要看工人的。 这年头,工人里面也是卧虎藏龙的,前些天的老郭,昨天见到的电工组长王大轩,都是有本事的人。 这些聪明才智聚在一起,是能解决问题的。 黄得功应了一声,随后又说了高压锅的产量问题,在采用了流水线模式,加上工人的增加,一天一百台没问题,等工人熟练了还能再增加一二十台。 杨小涛对这产量很满意,现阶段国内占四分之一,剩下的都是给国外的。 毕竟,外销是能挣钱的。 看过之后,杨小涛来到一处空旷地,将图纸展开,黄得功连忙上前观看。 他是知道杨小涛要做的东西,只是没想到这才过去一天,就真的搞出来了。 “这就是,用电做饭的高压锅?” 黄得功看了会儿,这大锅套小锅的,还这么大,跟成年人大肚子一样,看着怎么这么别扭啊。 “嗯,这是初步设计,先做个看看。” “对了,让人去把供电组的王组长叫过来。” 黄得功嗯了一声,连忙派人去叫人。 杨小涛继续查看图纸,看看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 既然系统已经提示设计成功了,虽然是最低级的评价,却也达到了制作的要求。 杨小涛想试试,真要做出来了,会是什么情况。 况且,拿着实物演示下总比那图纸跟人家解释要震撼吧。 没多久,王大轩跑过来,手上还捧着一个类似后世电炉子的玩意。 “厂长,这是您要的电加热装置。”
王大轩将东西放在地上,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说着。 杨小涛低头看了下,一条条电炉丝在隔热黏土做的炉盘上下转圈,下方是一个方形铁皮,正是杨小涛给出的图纸模样。 这样一个电炉子,跟后世实验室用的颇为相似。 王大轩解释道,“这电炉子里面的有一个小型变压器,可以通过这个开关调控功率大小,这是电源线,220伏可用.” “这电炉丝是我们自己做的,您看看能不能用,不行的话,我们再改。” 王大轩讲解着,眼中还有红血丝,显然昨晚上没怎么睡觉。 “什么材料?” “用的是您说的,镍铬合金,不过我们做的有点粗,要是细一点,发热效果还能更好一些。” 杨小涛点头,“这个可以加工成弹簧状,等会儿你们试试。” 王大轩一点就通,立刻点头。 心理也对杨小涛充满好奇,一个钳工竟然懂电工的东西,而且还懂不少。 真不愧是轧钢厂最年轻的工程师,真不愧是能当上厂长的人。 “你们试过了?能用多久?” 杨小涛拨弄着电源开关,跟后世的电炉子差不多,但缺少一份美感。 “昨晚上用了仨小时,还能亮。” 杨小涛点头走到一旁找了个插座,随后将电炉子打开。 一分钟后,电炉丝开始发黄,渐渐变成橘红,周围的温度开始上升。 几人看了一会儿,杨小涛突然询问,“王组长,这套装置,你们多长时间做出来的?” “厂长,这个东西,我们要找材料,找这个框,然后现场制作,一共用了差不多七八个小时吧。” “如果这些框、隔热、包括这电炉丝都是现成的,你们多久能组装起来?” 王大轩沉思片刻,“两个人帮忙,十分钟就能做好。” “也就是说,制约的因素是其他部件了?” “对,尤其是隔热黏土,这东西还要时间凝固,很费事。” “好,王组长,我需要你再做一个。” “没问题。” “老黄,找人将这几个部件做出来。” 转头对着正伸手在电炉子上面烤手的黄得功说道。 黄得功赶紧站起来,接过图纸看了眼,“您放心,都是老员工,下班前给你打出来。” 吩咐完,众人开始忙活,杨小涛则是回到办公室等着中午吃饭。 可刚坐下没一会儿,杨祐宁就变着脸走进来。 “厂长,怎么了?” “别说了,你那三张票送出去了没?” 杨小涛皱眉,“咋了,还有两张在手里。” “还好,还好。” 杨祐宁松了一口气,“刚才.” 杨小涛听完后,张大嘴巴。 “您是说,这半天就接电话了?” “可不是,一个个的,先是老刘打电话要了两张,然后纺织厂的翟厂长要了两张,徐远山那又要了一张.” 杨祐宁掰着手指头,最后算下来,正好十张。 “这人情来往的,给这个不给这个都不是,你说咋办?” “我这还没给老陈和国栋呢,得了,手上就这么点,全没了。” 杨小涛同样无奈的苦笑,将桌子里剩下的两张拿出来,然后看了眼低头工作的娄晓娥。 原本还想借个机会给她的,现在看来,只能等着了。 杨祐宁拿着杨小涛的高压锅票,也没敢回办公室。 他实在是害怕电话再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