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98 钢不行 (第1/2页)
杨小涛回到轧钢厂,纯粹是想跟一群老家伙们加班,毕竟人家那么大年纪都在岗位上坚持,他一年轻人,没理由早退吧。 要说职位。 呵呵。 都是为革命建设发光发热,那有什么高低之分? 真要有的话,在这群大师傅眼里,也是技术之高低,本事的高低。 当然杨小涛在这一方面是处于轧钢厂的顶端。 放好车,孩子们的事已经安排好了,就看明天的考试了。 相信经过‘刷题’摧残出来的考生,心理素质会强一些吧。 来到仓库,果然里面还在忙活,夜晚在太阳下班后,终于有了点凉爽,门口不知何时出现两台蒸汽风扇,轰轰的转着,带起的风送进仓库里。 杨小涛刚走进仓库,还没准备上手干活,里面走出一道人影。 “老陈,你怎么来了。” 杨小涛见是陈宫赶紧上前招呼。 “咱们出去说。” 陈宫却是脸色凝重,杨小涛心理咯噔一下。 两人来到仓库门口,陈宫拿出烟递给杨小涛一支,两人在黑夜中点燃,星火伴随着烟气一闪一闪。 “出点事,跟你说一下。” 陈宫开口,杨小涛仔细听着。 “你提交上来的几个重要部件需要的数据,所需要的材料,国内没有合格的。” “什么材料?” “就是你说的,那种钨合金钢材。” “钨合金?国内没有吗?” 陈宫点头,这两天他一直在打听消息,几个大型的炼钢厂都打电话询问一番,就是最出名的鞍海炼钢厂都问过。 对方的回答是,他们还在研究中。 也就是说,国内没有杨小涛需要的钨合金。 杨小涛深吸一口烟,心理思考着对策。 之所以选择钨合金就是考虑这种金属硬度高,耐磨性好,当然杨小涛也可以选择一般的淬火后的钢材替代,但作为以第一台以‘母机’为基准的机床,杨小涛不想糊弄,更不想最后留下遗憾。 “不能想想办法吗?” 陈宫沉默着,良久才点头,“明天为跟老杨说下,让他跟上级反应。” “眼下只有这样了,实在不行,看看国外有没有。” 陈宫说完,杨小涛也是无奈。 对于炼钢他知道的也不多啊。 至于国内的炼钢厂,别看他所在的是轧钢厂,经常和刚特打交道,但涉及到生产工艺,还不如钢厂的工人呢。 “先这样吧。” 陈宫说完向着办公室走去,他还想再找找人问清楚,到底有没有。 杨小涛回到仓里了,一旁的常明杰拿着图纸走来,看到杨小涛后上前询问。 “组长,刚才陈副厂长来说起过。” “您看,这几个部件若是更改一下参数,咱们工厂现有的钢材应该能用的上。” 闻言杨小涛拿过设计图,正是机床的重要切削部分和冲压部分。 “常工,如果用了咱们普通钢铁,您觉得对一些合金加工,能有用吗?” “刀子切不开rou,还不如棍子有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常明杰听了无奈点头,他只是给出自己的意见,让这台机床顺利完成,也算是交任务了。 却不想杨小涛仍旧坚持高规格设计,这样做固然做出来最后的机床,但 作为工程师,他也出过差国内的情况也算是了解。 杨小涛需要的那种钨合金,别说国内了,就是周边国家,也没多少。 联盟肯定有,但以当前的国际形势,联盟肯给才怪呢。 “那这几个部件只能拖后了。” 常明杰无奈叹息,杨小涛也没别的办法,他不想将就,那就只能等着了。 “跟冠宇他们说说,遇到这样的部件先留一留,等来了钢材在做。” “我知道!” 回到工位上,杨小涛看着上午做的半成品,沉下心来准备工作。 但心里面总是有个桎梏,无法静心。 一旁的刘大明看出杨小涛的异样,走到一旁,从杨小涛手中接过工具,随后开始忙活。 杨小涛也没有拒绝,只是站在一旁看着刘大明工作。 直到半夜十一点,仓库里的人才开始手工离开,张冠宇四人带着技术科的人将做合格的部件收好,王浩带人守卫着。 杨小涛跟刘大明一起往外走。 “我听说了,是钢不行,对吧。” 杨小涛点头。 “唉,这就是咱国内的情况。” 刘大明背着手走着,“当年咱们厂里的轧钢机,就是那台德意志造的,当时还让你考核来着。” “就那台机器,缺少的螺栓,就因为钢材不达标,才要更换呢。” “这种事,这些年多了。” “看上去咱们做个新的,替换着用,但实际上就用料上,就跟人家做出来的,差别老了去了。” 刘大明一路感慨,两人出了大门,杨小涛这才记起,车子还在车棚。 看刘大明走路样子,杨小涛也没了心思回去赶车,干脆就跟着走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