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 必须完成的任务 (第2/2页)
那柴油发动机的产量如何?” “这个嘛!” 杨佑宁答不上来,便对着一旁的王法招手,“王主任,这个速度,一能做几台发动机?” 杨佑宁看着前面cao纵铣床的工人,满是凝重的问着。 王法同样看了眼铣床的cao作工,这是车间里技术比较全面的人,但就是这样,这一下来也只做了三十二个活塞,至于其他人做的零部件,加起来能有二十套柴油拖拉机就不错了。 这其中若是考虑精度问题,还要再去掉一部分。 毕竟,在杨涛的设计中明确规定了精度数值,不能达不到,更不能超过。 只有严格按照数值来才是最合适的。 可现在,王法想起跟杨涛起每一百台的柴油机,有些夸海口了。 这要是能完成一半,就谢谢地了。 “首长,厂长,我们能够组装起来有二十套,具体质量吗,有点难。” 杨佑宁听到这个数字,心里咯噔一下。 夏老更是皱起眉头。 “这要是工人熟练了,能有多少产量?” 陈宫赶紧询问。 他从杨佑宁那里听杨涛的事情,若是轧钢厂不能将这好东西量产出来,那保不齐就是吃一茬韭菜,后面还是得让其他工厂来做。 到那时,轧钢厂才是亏大了。 王法想了又想,也不敢往大了,“若是工人熟练了,再添加两台铣床的话,车间里,应该能做到日产百台。” 完这个,杨佑宁看向夏老,却见夏老摇头,“我看你们做的,有许多是废品。” 王法有些紧张,“首长,是这样的,因为发动机的精度要求需要一致,尤其是活塞部分,油路从内部游走,保证活塞的持续润滑状态,稍有精度不合格,润滑效果就达不到要求,很可能出事故。” 王法将从杨涛那里听来的给众人解释着。 夏老听零头,也清楚柴油发动机的制作不易,但没想到,要求这么高。
思考片刻对杨佑宁道,“一千五百台,每个月要给上面提供一千五百台柴油发动机,这是上级的命令。” “务必完成。” 夏老完,杨佑宁登时愣住。 一旁的陈宫也愣住,感觉自己耳朵有问题。 一千五百台啊,这可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就是一起来的刘怀民也被这数字震惊了。 杨佑宁脑海中顿时响起杨涛提起的事情,‘若是轧钢厂无法满足生产任务,上面一定会让其他工厂加入进来。’ 而这一千五百台的‘月供’,就是上级的第一个任务。 能不能完成,可是关乎轧钢厂的未来啊。 “怎么样,杨佑宁同志。” 夏老认真的看着杨佑宁,这是他从黄老那里接到的任务,本来昨就要来的,只是一直没时间。 加上也想确定下柴油机的性能,这才等到了现在。 看着夏老那锐利的眼神,杨佑宁只能咬着牙,“请首长放心,轧钢厂一定完成任务。” 车到山前,已经没了退路,这时候只能咬紧牙关,把困难克服了。 见杨佑宁的严肃,夏老也清楚这有些强人所难。 不来现场,只是看本子上的数据,都会觉得容易。 可一道道工序看下来,那使用的耗材,那工人洒落的汗水,让他明白,每一台的加工都不易。 但,任务就是任务。 革命建设,需要它。 夏老又看了会儿,便带着刘怀民离开。 他们要抓紧时间将人员的事情确定下来。 不论是现有的领导班子,还是加人,加几个人,加谁,都要尽快确定下里。 只有人员确定了,才能继续往下推。 而且以轧钢厂现在‘扩张’的速度,要是不抓紧时间制定出扩建方案,很可能跟不上变化的速度。 等夏老离开后,杨佑宁带着人急匆匆的跑到十一车间。 一千五百台啊,只是上交的,轧钢厂内部还要消化一部分,还有汽修中心要用来换装,这又是一部分。 “不行,这点不够,根本不够用。” 见到王法,杨佑宁立马吼出来,“三台冲床,三台铣床,这已经是轧钢厂能给出的最大支持。” “我要你们每做出一百五十台,这是底线,能不能做到?” 他算了,每个月四千五百台,出去上交的一千五百台,剩下的,足够用了。 当然,这比起先前的计划,要大打折扣。 杨佑宁郑重问道,王法咬牙点头,“能,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好!” 杨佑宁见王法这么,就不管他们怎么做到了,既然答应了,就是晚上加班也得做出来。 转身,杨佑宁与陈宫面色凝重的回到办公室。 “老杨,这样不校” “想要留着这柴油发动机,一个车间再怎么做,一个月就是五千台。” “就是上面下发的拖拉机任务,都不够用。” “我看,不行就再找个车间,两个车间一起做。” 杨佑宁听了摇头,“这不是加车间的问题,你看了没有,废品率这么高,做一个好的就有一个不好的。” “这种浪费的行为要是被捅上去,你猜上面会不会考虑这些?” “毕竟,也没有那么多材料浪费啊。” “再了,你加一个车间,其他车间就要干更多的活,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陈宫默然。 良久才开口,“那怎么办?” 杨佑宁深吸一口气,缓缓摇头,“我也不知道啊。” “但这任务,必须完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